《湖上夜归》
时间: 2025-01-06 04:43:4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湖上夜归
作者: 苏轼 〔宋代〕
我饮不尽器,半酣尤味长。
篮舆湖上归,春风吹面凉。
行到孤山西,夜色已苍苍。
清吟杂梦寐,得句旋已忘。
尚记梨花村,依依闻暗香。
入城定何时,宾客半在亡。
睡眼忽惊矍,繁灯闹河塘。
市人拍手笑,状如失林。
始悟山野姿,异趣难自强。
人生安为乐,吾策殊未良。
白话文翻译
我醉酒未尽,酒意正浓。
坐船归湖上,春风拂面,感觉凉爽。
走到孤山西,夜色已经变得苍茫。
清吟吟唱,混沌中梦中的诗句,转眼已然忘却。
曾经记得梨花村,依依的暗香萦绕心头。
何时才能入城,与朋友相聚呢?宾客们似乎都已散去。
睡眼忽然惊醒,繁华的灯火映照着河塘。
市民拍手而笑,情景似乎失去了一片林木的宁静。
这时我才明白山野的风光,别有一番趣味,却难以自持。
人生到底为何而乐呢?我的计划似乎也未曾妥善。
注释
- 器: 酒器,这里指酒杯。
- 篮舆: 指轻便的船只。
- 苍苍: 形容夜色深沉。
- 清吟: 指清晰的吟唱。
- 梨花村: 指梨花盛开的村庄,具有美好的象征。
- 宾客: 指来访的朋友。
- 惊矍: 形容突然惊醒后的神情。
- 状如失林: 形容热闹的场景与宁静的环境形成对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时期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作品涵盖诗、词、文等多个领域,风格豪放,情感丰富,深受后世推崇。
创作背景:
《湖上夜归》创作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表达了他在自然景色中的闲适与思考,虽身处逆境,但依然可以感受到生活的乐趣与美好。
诗歌鉴赏
整首诗描绘了一个夜归的旅程,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在湖上归来的情景和内心的感受。开头几句,诗人以“我饮不尽器,半酣尤味长”开篇,既表现了酒意未尽,又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随着船行湖上,春风的轻拂让他感受到一丝清凉,这种自然的触感使得他的心境渐渐宁静。
接下来的描写转向孤山的夜色,透过“夜色已苍苍”,表现出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此时,诗人进入梦境与现实交织的状态,清吟与梦寐中所思的诗句交错,似乎在表达对灵感的渴望与难以把握。
“尚记梨花村,依依闻暗香”一句,蕴含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梨花的香气引发了诗人的回忆,这种细腻的情感流露将读者引入一种淡淡的思乡情绪。
“人生安为乐,吾策殊未良”则是全诗的哲理升华,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尽管外界环境的变迁和自身处境的困难,诗人依然在寻找生活中的乐趣,这种乐观的态度让整首诗充满了积极向上的力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我饮不尽器,半酣尤味长。”:表达诗人饮酒未尽,酒意正浓,感受到酒的醇厚之味。
- “篮舆湖上归,春风吹面凉。”:在春风中归来,感受着自然的凉爽,展现出一种惬意的状态。
- “行到孤山西,夜色已苍苍。”:夜色渐深,孤山的轮廓渐渐模糊,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 “清吟杂梦寐,得句旋已忘。”:吟唱与梦境交织,灵感虽来却又很快遗忘,反映了创作的不易。
- “尚记梨花村,依依闻暗香。”:怀念梨花村的美丽,隐隐的香气让人感到温馨。
- “入城定何时,宾客半在亡。”:对未来的期盼与朋友的惋惜,感叹宾客散去的孤独。
- “睡眼忽惊矍,繁灯闹河塘。”:夜晚的惊醒,繁华的灯火照亮河塘,形成对比。
- “市人拍手笑,状如失林。”:热闹的市民与宁静的自然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一种失落感。
- “始悟山野姿,异趣难自强。”:领悟到山野的美丽,然而却难以自持,流露出对自然的向往。
- “人生安为乐,吾策殊未良。”:思考人生的意义,表达了对未来的不安与反思。
修辞手法:
- 对偶:如“清吟杂梦寐,得句旋已忘”,形成一种和谐的音韵美。
- 比喻:通过“状如失林”形象地表达热闹与宁静的对比。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人生的乐趣与苦闷,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态度的思考,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哲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风: 象征着温暖与生机,为诗人带来舒适的感受。
- 夜色: 代表着宁静与沉思,暗示着思考人生的深邃。
- 梨花: 象征着美好与怀念,代表着往日的美好时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篮舆”指的是什么?
A. 船
B. 马车
C. 船舱
D. 渡口 -
诗人对夜色的描写用哪个词最为形象?
A. 明亮
B. 苍苍
C. 黑暗
D. 流光 -
“人生安为乐”这一句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幸福
B. 迷茫
C. 失落
D. 愉快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月下独酌》 李白
- 《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
诗词对比:
- 苏轼的《湖上夜归》与李白的《月下独酌》均描绘了夜晚的景象,前者侧重于自然与人生的思考,后者则更强调孤独与酒的豪情。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苏轼诗词集》
- 《宋代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诗词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