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娉婷初出苧萝春,一笑当年国自倾。
丝网珠玑迷去路,鸱夷风月倍多情。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苧萝山,女子在春光中轻盈出场,似乎一笑便能倾倒当年的国君。丝绸与珠宝的华丽让人迷失了方向,而在鸱夷的风月下,情感更加深厚。
注释:
字词注释:
- 娉婷:形容女子的姿态优美。
- 苧萝:一种植物,象征春天的生机。
- 倾:倾倒、倾心,常指美丽的女子或动人事物使人心醉。
- 丝网珠玑:比喻华丽的装饰品。
- 鸱夷:古地名,指的是美丽的地方,常与风月相联系。
典故解析:
- “国自倾”可能指代历史上因女子之美而倾倒国君的故事,例如王允与貂蝉之事。
- 诗中提到的“丝网珠玑”暗示着繁华的生活和迷失的方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姚宽,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歌以清新、婉约著称,擅长描绘自然景观与人情世态。
创作背景: 《苧萝山》创作于春季,正值自然复苏之时,诗中蕴含着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与对青春的感怀,可能与作者的个人经历或社会风气有关。
诗歌鉴赏:
《苧萝山》是一首描绘春日美景与女子风采的诗作。开篇的“娉婷初出苧萝春”,以生动的形象描绘出春天的氛围,仿佛在瞬间将读者带入了那个生机勃勃的时刻。接下来的“一笑当年国自倾”,更是传达了女子的美丽和魅力,令人联想到那些因女子而倾覆的历史故事,暗含了对美的无限赞美与感慨。
诗的后两句“丝网珠玑迷去路,鸱夷风月倍多情”则展示了诗人对繁华生活的思考。华丽的装饰和美丽的风景,令人心迷神醉,但同时也带来了迷失方向的无奈。这种对美的追求与现实的困惑交织在一起,使得整首诗既有视觉的享受,又引发了深层的思考。
整首诗在风格上清新、秀丽,展现了诗人细腻的观察力和深厚的情感,既是对春天的赞美,也是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娉婷初出苧萝春:描绘了一个优雅的女子在春天盛开的苧萝花下初次出场的情景。
- 一笑当年国自倾:女子的一个微笑就能令当年的国君倾心,表现出她的魅力。
- 丝网珠玑迷去路:华丽的丝绸与珠宝让人迷失了方向,象征着物质的诱惑。
- 鸱夷风月倍多情:在美丽的风月下,情感显得更加深厚,暗示了自然与情感的密切联系。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女子的魅力比作倾国的力量。
- 对仗:如“丝网珠玑”与“鸱夷风月”形成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对青春美丽的赞美,对物质诱惑的思考,以及对情感深度的探讨,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与思索。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苧萝:象征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 珠玑:代表华丽与奢侈,隐含对物质生活的思考。
- 鸱夷:象征美丽的自然环境,激发情感的共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娉婷”在诗中主要指代: A. 一种植物
B. 优雅的女子
C. 春天的风 -
“一笑当年国自倾”中的“倾”主要意思是: A. 倾斜
B. 倾倒、倾心
C. 倾诉 -
诗中提到的“丝网珠玑”主要象征: A. 自然景观
B. 物质的诱惑
C. 情感的深度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同样描绘自然美。
- 杜甫的《春望》: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姚宽《苧萝山》 vs 李白《庐山谣》:两者均描写了春天的美景,但姚宽更侧重于女子的美,李白则强调自然的壮丽。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收录了姚宽及其他宋代诗人的作品。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对古典诗词的写作技巧和赏析有深入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