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烛新》
时间: 2025-01-04 07:56:1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清溪环舍后。记小苑莺边,杏腮红骤。两三骚客,狂吟处写遍钗形屋漏。嗅香敲句,常误了月痕钟候。又谁料人落先花,多时泪无乾袖。呼君一片吟魂,向斜日光中,为侬来否。柳眉遥斗。似怅望地下忆花人瘦。花应再秀。只难见荀郎白首。尽肠断烟雨年年,玉梢脂绣。
白话文翻译:
在清澈的小溪环绕的房舍后,记得小园子里黄莺在旁鸣叫,杏花的红颜突然绽放。两三位骚客,狂吟的地方写满了钗形屋的漏水之处。嗅闻着花香敲打诗句,常常误了月影和钟声的时刻。谁曾想到人会在花落之前,流下的泪水常常浸湿衣袖。呼唤你一片吟咏的灵魂,向着斜阳之下,是否为了我而来?柳眉远远对峙,似乎在怅望地下思念的花人愈发消瘦。花应该再度绽放,只是难见荀郎白首。每当烟雨年年,心中愁断,仿佛是玉梢上的脂绣。
注释:
- 玉烛:指美好的灯烛,象征光明与希望。
- 莺边:指黄莺在花丛边鸣叫。
- 骚客:指文人或诗人。
- 钗形屋漏:形容屋檐滴水的样子。
- 荀郎:指诗中所恋之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策,清代诗人,以其清丽的词风和细腻的情感著称。生平并无太多记载,但其诗作在当时文人圈中颇受欢迎。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王策对往昔爱情的追忆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中。诗中描绘了春天的美景,表现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诗歌鉴赏:
《玉烛新》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优美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和人们对过往的怀念。诗中清溪、黄莺、杏花等意象交相辉映,构成一幅生动的春日图景。诗人以“清溪环舍后”开篇,便营造出一种宁静而优雅的环境,随后以“记小苑莺边,杏腮红骤”引出对春色的描述。这里,杏花的绚烂与黄莺的鸣唱,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在情感上,诗人表达了对往昔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又谁料人落先花,多时泪无乾袖”一句,深刻揭示了人们在美好时光消逝后,所感受到的无尽惆怅和伤感。诗人呼唤“君”的吟魂,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相结合,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
整首诗以“柳眉遥斗”作为结尾,留下了无尽的思索和遐想,寓意着对美好事物的追忆和对未来的期盼。王策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成功地传达了对春天的热爱和对逝去岁月的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清溪环舍后:描绘环境,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 记小苑莺边,杏腮红骤:引出春天的生机,杏花的绚丽与黄莺的鸣唱。
- 两三骚客,狂吟处写遍钗形屋漏:描绘文人豪放的气质和写作的情境。
- 嗅香敲句,常误了月痕钟候:表达对诗意的追求,常常影响了时间的流逝。
- 又谁料人落先花,多时泪无乾袖:感叹时间流逝,情感的悲伤。
- 呼君一片吟魂,向斜日光中,为侬来否:呼唤爱人,渴望重聚。
- 柳眉遥斗,似怅望地下忆花人瘦:表达对往昔的怀念和对爱人的思念。
- 花应再秀,只难见荀郎白首:期待再次相见,但已难再见白发之人。
- 尽肠断烟雨年年,玉梢脂绣:深沉的愁苦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玉梢脂绣”,用美丽的意象来传达情感。
- 拟人:如“柳眉遥斗”,赋予柳树以人的情感和姿态。
- 对仗:如“杏腮红骤”与“泪无乾袖”,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春色的描绘和对往昔的追忆,表现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人生短暂的感慨,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索。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清溪:象征宁静与纯洁。
- 莺:代表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 杏花:象征美丽与短暂的青春。
- 柳眉:隐喻柔美与思念。
- 烟雨:代表愁苦和凄凉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莺”指代什么? a) 黄莺
b) 青鸟
c) 白鹭
答案:a) 黄莺 -
“清溪环舍后”主要描绘了什么样的环境? a) 热闹的市场
b) 宁静的自然
c) 繁华的都市
答案:b) 宁静的自然 -
诗中的“荀郎”指代的是? a) 诗人的朋友
b) 诗人所恋之人
c) 诗中的黄莺
答案:b) 诗人所恋之人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王策《玉烛新》与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的对比。两者皆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但王策更侧重于对春天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细腻,而白居易则更多地关注社会现实与离别之情。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王策研究》
- 《古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