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次韵春日即事六首
作者: 洪皓 〔宋代〕
远访夭桃映面红,俯临寒食困和风。
幽燕在昔多佳丽,应有留题外户中。
白话文翻译:
我远道而来,看到夭桃花映红了我的面庞,俯身临近寒食节,感受到微风的困扰。
在往昔的幽燕(今燕京)中有许多美丽的女子,想必她们也曾在外户上留下过题词。
注释:
字词注释:
- 远访:远道而来拜访。
- 夭桃:一种桃花,因其花色艳丽而生动。
- 映面红:映照着我的脸庞,显得红润。
- 寒食:寒食节,中国传统节日,强调禁火冷食。
- 困和风:感到微风的困扰,形容春风的柔和却又有些乏力。
- 幽燕:古代指今北京地区,风景优美。
- 佳丽:美丽的女子。
- 留题:在某处留下题写的诗句或文字。
- 外户中:指户外的门户,表明题诗的地点。
典故解析:
“寒食”源于春秋时期的寒食节,传说与介之推有关,是为了纪念介之推而设立的节日。该节日有禁火冷食的传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洪皓(公元1052年-1110年),字德明,号渔翁,北宋时期的诗人。洪皓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作品多涉及山水、田园、咏物等题材。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春日,正值寒食节前,诗人通过描绘自然美景和回忆往昔,表达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怀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春日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回忆的向往。首句“远访夭桃映面红”,以桃花的艳丽映衬诗人的情感,传达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而“俯临寒食困和风”则体现了春日微风拂面的惬意,同时隐含了寒食节的文化内涵,展现了一种温柔的惆怅。后两句“幽燕在昔多佳丽,应有留题外户中”则将诗人的思绪引向回忆,仿佛将往昔的佳丽与春日的美景交织在一起,展现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感慨与向往。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远访夭桃映面红:远道而来,看到桃花盛开,映红了我的脸。
- 俯临寒食困和风:在寒食节时,微风轻拂,感到微微的乏力。
- 幽燕在昔多佳丽:在往昔的幽燕(今燕京)曾有许多美丽的女子。
- 应有留题外户中:想必她们曾在户外的门上留下过诗句。
修辞手法:
- 比喻:夭桃的盛开比喻春天的美好。
- 对仗:两句对仗工整,如“远访”与“俯临”,展现诗人工整的修辞技巧。
- 意象:桃花、寒食节、佳丽等意象丰富,构建了春天的美丽画面。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春天的美丽与对美好往昔的追忆,表现出一种温柔的感伤与对生活的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夭桃:象征春天的美好与生命的活力。
- 寒食:代表传统文化与节日的情感。
- 幽燕:引发对故土和往昔的思念。
- 佳丽:象征青春与美好记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夭桃”指的是什么?
A. 一种树
B. 一种花
C. 一种水果
答案:B -
“寒食”节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A. 禁火冷食
B. 吃饺子
C. 放烟花
答案:A -
诗中提到的“幽燕”指的是哪个地区?
A. 今广州
B. 今北京
C. 今南京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王维
- 《春望》杜甫
诗词对比:
- 王维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通过描绘早春的景象,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和生活的希望;而洪皓的这首诗则更侧重于对往昔的怀念与春天的感慨,两者都展现了自然之美,但情感基调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诗经》
- 《中国古典诗词选读》
以上内容对洪皓的《次韵春日即事六首》的解析、鉴赏及相关资料进行了全面的整理,希望对学习和理解该诗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