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春初夏八首 其六》

时间: 2025-01-17 10:11:22

青春已属明年事,昼漏初知夏景长。

日日南风笋成竹,残红虽有不成妆。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青春已属明年事,昼漏初知夏景长。日日南风笋成竹,残红虽有不成妆。

白话文翻译:

青春的时光已经属于明年的事情,白天的时间开始知道夏天的景色漫长。每天南风吹拂,竹笋长成了竹子,残留的红花虽然还有,却已经无法装扮。

注释:

  • 青春:指春天,这里特指春天的美好时光。
  • 昼漏:指白天的时光。
  • 夏景长:夏天白昼时间长。
  • 南风:夏季的南风。
  • 笋成竹:竹笋长成竹子。
  • 残红:残留的花朵。
  • 不成妆:无法再装扮,指花朵凋谢。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反映了宋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追求。这首诗描绘了晚春初夏时节的自然景色,表达了时光流转、物是人非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张耒晚年,当时他已历经官场沉浮,对人生和自然有了更深的感悟。诗中通过对季节变化的细腻描绘,抒发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自然美的欣赏。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晚春初夏的自然景色,通过对青春、昼漏、南风、笋成竹、残红等意象的运用,表达了时光流转、物是人非的感慨。诗中“青春已属明年事”一句,既是对春天逝去的感慨,也是对青春不再的哀叹。“昼漏初知夏景长”则进一步以白昼时间的延长来象征夏天的到来,暗示着季节的更替。后两句通过对南风和竹笋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而“残红虽有不成妆”则以花朵的凋谢来象征美好时光的消逝,增添了一丝哀愁。整首诗情感细腻,意境深远,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青春已属明年事:青春的时光已经属于明年的事情,意味着春天已经过去,青春的美好时光也随之消逝。
  2. 昼漏初知夏景长:白天的时间开始知道夏天的景色漫长,暗示着夏天的到来,白昼时间变长。
  3. 日日南风笋成竹:每天南风吹拂,竹笋长成了竹子,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和成长。
  4. 残红虽有不成妆:残留的花朵虽然还有,却已经无法装扮,象征着美好时光的消逝和无法挽回。

修辞手法:

  • 比喻:“青春已属明年事”比喻春天和青春的逝去。
  • 拟人:“昼漏初知夏景长”将白昼时间拟人化,使其具有感知能力。
  • 对仗:“日日南风笋成竹,残红虽有不成妆”通过对比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和美好时光的消逝。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晚春初夏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时光流转、物是人非的感慨。诗中通过对青春、昼漏、南风、笋成竹、残红等意象的运用,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和美好时光的消逝,体现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春:春天的美好时光。
  • 昼漏:白天的时光。
  • 南风:夏季的南风。
  • 笋成竹:竹笋长成竹子。
  • 残红:残留的花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青春已属明年事”一句表达了什么意思? A. 青春是明年的事情 B. 春天已经过去 C. 青春不再 D. 青春是美好的 答案:B

  2. “昼漏初知夏景长”中的“昼漏”指的是什么? A. 白天的时光 B. 夏天的景色 C. 昼夜交替 D. 漏斗 答案:A

  3. 诗中“残红虽有不成妆”一句中的“残红”指的是什么? A. 残留的花朵 B. 红色的衣服 C. 残缺的画 D. 残破的房屋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这首词通过对梦境的描写,表达了时光流转、物是人非的感慨。
  • 王安石《泊船瓜洲》: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词对比:

  • 张耒《晚春初夏八首 其六》与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两首作品都表达了时光流转、物是人非的感慨,但张耒的诗更注重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而苏轼的词则更注重对梦境的描写。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耒的多首诗作,对宋代诗歌进行了深入的解读。
  • 《宋词三百首》:收录了苏轼的多首词作,对宋代词进行了全面的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