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晨赴书局 宋祁 〔宋代〕 上直蓬山远,轻轩截九逵。 晓光衔睥睨,秋色静罘罳。 渐觉苏裘敝,行嗟潘领衰。 鹪鹩自有志,不羡帝梧枝。
白话文翻译:
我早晨前往书局,路途遥远如同直上蓬山。轻便的车子横穿九条大道。 晨光中,高楼大厦显得格外耀眼,秋天的景色在宁静中更显深邃。 渐渐感觉到自己的衣裳破旧,行走间不禁感叹岁月的流逝。 但我知道,像鹪鹩这样的小鸟,自有其志向,不羡慕帝王之树上的枝条。
注释:
- 上直:直上,比喻路途遥远。
- 蓬山:神话中的仙山,此处比喻远方的书局。
- 轻轩:轻便的车子。
- 九逵:九条大道,形容道路宽广。
- 晓光:晨光。
- 睥睨:斜视,此处形容高楼大厦。
- 罘罳:古代宫殿的屏风,此处比喻秋色的宁静。
- 苏裘:苏绣的衣裳,此处指衣裳。
- 潘领:潘岳的领子,比喻岁月的痕迹。
- 鹪鹩:一种小鸟,此处比喻自己。
- 帝梧枝:帝王之树上的枝条,比喻高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宋祁(998-1061),字子京,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文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著称,尤其擅长写景抒情。此诗可能是在他早晨前往书局工作时所作,表达了他对远行和岁月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自己志向的坚持。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宋祁在早晨前往书局的途中所作,通过对远行和秋色的描绘,表达了他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和对个人志向的坚持。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晨的远行为背景,通过对“蓬山”、“九逵”、“晓光”、“秋色”等意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遥远而宁静的氛围。诗中“渐觉苏裘敝,行嗟潘领衰”一句,既表达了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也暗示了诗人对自己境遇的反思。最后两句“鹪鹩自有志,不羡帝梧枝”,则表明了诗人虽身处平凡,但志向高远,不羡慕权贵之位,体现了宋祁清高自守的人生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上直蓬山远,轻轩截九逵”:首句以“蓬山”比喻远方的书局,次句以“轻轩”形容车子的轻便,“九逵”则形容道路宽广。
- “晓光衔睥睨,秋色静罘罳”:这两句通过对“晓光”和“秋色”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
- “渐觉苏裘敝,行嗟潘领衰”:这两句通过对衣裳和岁月的描绘,表达了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 “鹪鹩自有志,不羡帝梧枝”:最后两句以“鹪鹩”自喻,表明自己虽平凡,但志向高远,不羡慕权贵之位。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蓬山”比喻远方的书局,“鹪鹩”比喻自己。
- 拟人:如“晓光衔睥睨”,将晨光拟人化。
- 对仗:如“上直蓬山远,轻轩截九逵”中的“上直”与“轻轩”,“蓬山”与“九逵”。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清晨远行和秋色的描绘,表达了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和对个人志向的坚持,体现了诗人清高自守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 “蓬山”:比喻远方的书局,象征着远行和追求。
- “九逵”:形容道路宽广,象征着前行的道路。
- “晓光”:晨光,象征着新的开始。
- “秋色”:秋天的景色,象征着宁静和深邃。
- “鹪鹩”:一种小鸟,比喻自己,象征着平凡而高远的志向。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蓬山”比喻什么? A. 远方的书局 B. 帝王之树 C. 仙山 D. 高楼大厦
- 诗中的“鹪鹩”比喻什么? A. 帝王 B. 诗人自己 C. 小鸟 D. 权贵
- 诗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羡慕权贵 B. 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C. 对远行的恐惧 D. 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答案: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 王安石《泊船瓜洲》:通过对江南春色的描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诗词对比:
- 宋祁的《晨赴书局》与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都表达了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但宋祁的诗更多地体现了对个人志向的坚持,而苏轼的诗则更多地体现了对过往岁月的怀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宋祁的多首诗作,对其诗歌风格和创作背景有详细介绍。
- 《宋代文学史》:对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进行了全面介绍,有助于理解宋祁诗歌的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