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小孤山次梁相国壁间原韵却寄》

时间: 2025-01-17 09:37:32

突兀疑填石,荒唐纪断鳌。

谁移华岭峭,偏障海门高。

吴楚千帆月,江湖五夜涛。

滔滔任来去,一叶稳渔舠。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突兀疑填石,荒唐纪断鳌。
谁移华岭峭,偏障海门高。
吴楚千帆月,江湖五夜涛。
滔滔任来去,一叶稳渔舠。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小孤山的险峻和壮丽,给人一种错觉,仿佛是巨石填海而成,似乎是荒唐的传说。谁又将华丽的山脉移走,偏偏遮挡了通往海门的高处。吴楚之间,千帆在月光下交错,江湖上,五夜涛声激荡。滔滔江水,自由来去,而一叶小舟却依然稳稳地漂浮在水面上。

注释

  • 突兀: 突然高耸的样子。
  • 填石: 填海造陆,形成山石的意思。
  • 荒唐: 荒诞不经。
  • 纪断鳌: 纪:指历史或传说中的神话生物;鳌:传说中的巨兽,形象雄伟。
  • 华岭: 华丽的山岭。
  • 偏障: 偏偏遮挡。
  • 海门: 指海口或通往海的门口。
  • 吴楚: 古代指代长江以南的地区。
  • 千帆月: 月光照耀下的千帆,描绘出一幅繁忙的水面景象。
  • : 波涛的意思,江湖的潮水声。
  • 滔滔: 形容水势汹涌。
  • 渔舠: 小渔船。

典故解析

  1. : 鳌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种巨兽,常常用于比喻高大或难以征服的事物。
  2. 吴楚: 指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两大文化地区,象征着文化的交融与碰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熊一潇(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以其精练的诗风和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而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山水,富有哲理性和感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生活。

创作背景

《登小孤山次梁相国壁间原韵却寄》创作于清代,正值国家相对稳定、经济文化繁荣之时。诗人可能受到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小孤山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与赞美。开篇的“突兀疑填石”便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山的巍峨与海的辽阔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大自然的雄伟壮观。同时,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千帆月”和“五夜涛”,将江湖的繁忙与宁静相结合,表达了一种和谐之美。最后一句“一叶稳渔舠”则引发读者对人生的思考,尽管外界环境波涛汹涌,但内心的宁静与安稳才是最重要的。整首诗在气势上高亢激昂,情感上却又显得温柔细腻,体现了诗人对生活与自然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突兀疑填石:山峰高耸,仿佛是用石头填制而成,表现出一种奇特的景观。
  2. 荒唐纪断鳌:似乎是荒诞的传说,表明山的形成有着神秘的故事。
  3. 谁移华岭峭:问谁把这华丽的山峦搬走,带有一种追问和感慨。
  4. 偏障海门高:高耸的山阻挡了通往海的门口,暗示着人们与自然的隔阂。
  5. 吴楚千帆月:在月光下,吴楚之间的船只如同繁星般闪烁,生动描绘出航行的场景。
  6. 江湖五夜涛:五个夜晚的江湖波涛声,传递出一种悠远和绵延的感觉。
  7. 滔滔任来去:滔滔江水随意流淌,象征着时间与命运的无常。
  8. 一叶稳渔舠:小渔船在波涛中稳稳漂浮,传达出一种安宁与从容。

修辞手法

  • 比喻:把小孤山比作高耸的石头,表现出巍峨的气势。
  • 对仗:如“吴楚千帆月,江湖五夜涛”,使用对仗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拟人:将江水描绘得有情感,表现出水的自由与生命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小孤山与江湖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及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安宁。诗歌传达出一种大气磅礴的美感,同时又蕴含了对人生命运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小孤山:象征着高洁、孤独的精神追求。
  • 海门:代表着自然的边界与人类探索的渴望。
  • 千帆:象征着繁荣与希望。
  • 渔舠:代表着平静与安宁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吴楚”指的是哪两个地区?

    • A. 长江与黄河
    • B. 江南与江北
    • C. 长江以南的地区
    • D. 东海与南海
  2. “一叶稳渔舠”描述的意象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渔民的生活
    • B. 自然的危险
    • C. 内心的宁静
    • D. 船只的漂浮
  3. “滔滔任来去”中的“滔滔”形容的是?

    • A. 人群的喧闹
    • B. 江水的汹涌
    • C. 风的呼啸
    • D. 山的高耸

答案

  1. C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山水的宁静与美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
  • 李白《庐山谣》:展现了李白对自然的豪放与奔放,与熊一潇的细腻风格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作品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词基础知识与鉴赏》

通过以上的解析和学习,希望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熊一潇的《登小孤山次梁相国壁间原韵却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