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谷诗》
时间: 2025-01-04 09:05:00县南山水秀且清,天地坯冶陶精英。
有唐刺史昔行县,访寻洞穴为寒亭。
屈指於今几百祀,磨崖字字何纵横。
相随栈道倚空险,来者无不毛骨惊。
我此三载迷簿领,有时一到□馀情。
娱宾烹茗遽回首,孰知亭侧藏岩扃。
成纪同僚到官始,居然心匠多经营。
乃知物理会有数,繄天通塞因人成。
鸠工畚筑忽累日,旷然疏达开光明。
初疑二帝凿混沌,虚空之□罗日星。
又若巨灵擘华岳,溪谷之响轰雷霆。
大岩既辟小岩出,壶中之景真其□。
洞门春风刮人面,其中安若温如蒸。
累垂石乳似刻削,周环峭壁无欹倾。
旧梯既去小人险,新径之易君子平。
临流又广□方丈,叠石缔宇为轩楹。
於嗟土石□□□,无情一旦建时荣。
方今出震□大器,鼎新基构清寰瀛。
我愿天下无冻馁,有如此穴安生灵。
不烦吹律而后暖,千古宜以此为名。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暖谷诗
蒋祺 〔宋代〕
县南山水秀且清,
天地坯冶陶精英。
有唐刺史昔行县,
访寻洞穴为寒亭。
屈指於今几百祀,
磨崖字字何纵横。
相随栈道倚空险,
来者无不毛骨惊。
我此三载迷簿领,
有时一到馀情。
娱宾烹茗遽回首,
孰知亭侧藏岩扃。
成纪同僚到官始,
居然心匠多经营。
乃知物理会有数,
繄天通塞因人成。
鸠工畚筑忽累日,
旷然疏达开光明。
初疑二帝凿混沌,
虚空之罗日星。
又若巨灵擘华岳,
溪谷之响轰雷霆。
大岩既辟小岩出,
壶中之景真其。
洞门春风刮人面,
其中安若温如蒸。
累垂石乳似刻削,
周环峭壁无欹倾。
旧梯既去小人险,
新径之易君子平。
临流又广方丈,
叠石缔宇为轩楹。
於嗟土石,无情一旦建时荣。
方今出震大器,
鼎新基构清寰瀛。
我愿天下无冻馁,
有如此穴安生灵。
不烦吹律而后暖,
千古宜以此为名。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县南的秀丽山水,环境清幽,仿佛天地间的陶器都是精华。有唐代的刺史曾经途经此地,寻找洞穴作为寒亭。如今屈指算来,已过几百年,那些刻在岩石上的字迹依然纵横交错。随之而来的栈道依悬崖而建,使得每位访客都不由得毛骨悚然。这三年来,我在这里迷失了方向,偶尔能够找到些许情感的寄托。待客时泡茶回头,谁知亭边竟藏着岩石的门扉。成纪的同僚们到官后,心思多是经营这个地方。原来物理的道理是可以被数理所理解,天地的通塞全在于人的作为。工匠们累日苦干,终于开辟出光明的景象。起初我认为是二帝开创了混沌,虚空中布满了日月星辰;又如巨灵撕裂华山,溪谷中回响着雷霆的声音。大岩被开辟出来,小岩也随之显现,壶中的景致真实而美好。洞口春风拂面,里面的温暖如同蒸气。悬垂的石乳似乎是雕刻而成,周围的峭壁稳固而无倾斜。旧有的梯子已去,小人之险境不再,新修的道路对君子来说则变得平易。水边宽阔如方丈,叠石构建出轩榭。唉,土地和石头无情,荣华一朝便建成。如今震动的大器,焕然一新,清晰了天地。我愿天下无饥寒之苦,有如此的洞穴安抚生灵。无需吹奏乐曲而得温暖,千古以来应以此地为名。
注释:
- 县南:指县城南面的地方。
- 坯冶:指陶土的熔炼和制作。
- 刺史:古代官职,负责一州的治理。
- 屈指於今:屈指计算至今,形容时间的流逝。
- 磨崖字:刻在岩石上的字,通常是古人留下的痕迹。
- 毛骨惊:形容非常害怕或惊恐。
- 娱宾:招待宾客,提供饮食。
- 藏岩扃:岩石的门扉,隐喻藏于大自然中的秘密。
- 心匠多经营:有很多人用心经营,形容努力建设。
- 鸠工畚筑:指工匠们辛勤劳作,堆垒建筑。
- 鼎新基构:重新建立基础设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蒋祺是宋代的一位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为人知,但其作品常反映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文景观的思考。其诗风清新,善于描绘自然景物与人文历史的交融。
创作背景:
《暖谷诗》创作于蒋祺任职于某县的时期,诗中描绘了他在县南地区所见的自然美景与历史遗迹,表达了他对自然、历史的感悟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暖谷诗》是一首融合了自然景观与历史人文的诗作,展现出作者对环境的深厚情感与思考。诗的开头描绘了县南的山水之美,清澈的水流与秀丽的山峰让人心旷神怡,仿佛置身于人间仙境。接着,作者提及唐代刺史曾在此地驻足,表明这里不仅仅是自然景点,更是历史的见证。
诗中多次使用“岩”、“洞”、“风”等意象,展现出大自然的神秘与壮丽。特别是对洞穴的描述,既有视觉的美感,也有空间的开阔感,仿佛将人引入一个温暖而宁静的世界。作者通过对岩石、泉水的生动描绘,表现出对土地、对生灵的关怀,展现出一种人文情怀。
整首诗在结构上层层递进,前半部分聚焦于自然景观,后半部分则转向人类的活动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表现出对建设与和谐的追求。结尾处的愿望,更是将个人理想与社会责任结合在一起,体现了一种博大胸怀与对自然的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县南山水秀且清:描述县南的山水清秀而宁静,引入自然景观。
- 天地坯冶陶精英:强调此地自然之美,仿佛是天地间的精华所在。
- 有唐刺史昔行县:提到历史人物,增强了地方的文化底蕴。
- 访寻洞穴为寒亭:刺史为寻找避寒之地而探访山洞。
- 屈指於今几百祀:时间流逝,转瞬已过去百余年。
- 磨崖字字何纵横:岩石上的刻字依然清晰可见,表明历史的沉淀。
- 相随栈道倚空险:栈道修建在悬崖之上,增加了探险的刺激感。
- 来者无不毛骨惊:访客到此皆感到惊恐,渲染了当地的险峻。
- 我此三载迷簿领:作者在此地工作三年,有些迷茫。
- 有时一到馀情:偶尔能找到情感的寄托,体现了作者的内心挣扎。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将自然景观比作艺术品(“天地坯冶陶精英”)。
- 拟人:如“洞门春风刮人面”,春风有情,增加了生动性。
- 对仗:整首诗多处运用对仗,使得语言更加优美和谐。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对自然美的热爱、对历史的敬畏,以及对人类努力奋斗、改善生存环境的期许。诗人通过对美好自然的描绘,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现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水:象征自然的美丽与和谐,是诗的主要意象。
- 洞穴:代表隐藏的秘密与安全感,暗示内心的宁静。
- 栈道:象征人类对自然的探索与征服,既美丽又险峻。
- 春风:象征温暖与生机,带来希望与生的气息。
- 石乳:象征自然的鬼斧神工,体现自然的力量与美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历史人物是哪个朝代的?
- A. 汉代
- B. 唐代
- C. 宋代
- D. 明代
-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磨崖字字何纵横”是指__。
-
判断题:诗人希望天下无饥寒之苦。(对/错)
答案:
- B
- 刻在岩石上的文字
- 对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望庐山瀑布》:李白的作品,亦描绘了自然景观之美。
- 《登鹳雀楼》:王之涣的诗,表现了人对自然的感悟与历史的思考。
诗词对比:
- 蒋祺《暖谷诗》 vs 王维《山居秋暝》:
- 两首诗都描绘了自然景观,但蒋祺更注重历史与人文的结合,而王维则更加注重个人的内心感受与自然的融和。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对蒋祺及其作品的分析。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关于古诗的结构与主题的研究。
- 《山水诗的艺术表现》——探索山水诗的特点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