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 望钱塘江》

时间: 2025-01-03 05:53:34

江面西风鳞甲细。

冰车隐隐轰天际。

昔日海门澄见底。

蛟龙起。

鸱夷怒涌银涛闭。

廿载悲秋摇落里。

茫茫百感生江水。

沙树汀烟空倚徙。

潮平未。

从人指点青螺髻。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渔家傲 望钱塘江
江面西风鳞甲细。
冰车隐隐轰天际。
昔日海门澄见底。
蛟龙起。
鸱夷怒涌银涛闭。
廿载悲秋摇落里。
茫茫百感生江水。
沙树汀烟空倚徙。
潮平未。
从人指点青螺髻。

白话文翻译:

在江面上,西风吹来,波光粼粼如鳞甲一般细腻。远处隐约传来冰车的轰鸣声,似乎在天际回响。往昔的海门江水清澈见底,仿佛一条蛟龙在水中升腾。鸱夷的怒涛翻涌,银色的浪涛涌动封闭了江面。二十年来我在悲秋的情景中摇落心绪,茫茫的江水激起百感交集。沙树在岸边,烟雾弥漫,我孤独地倚靠在岸边。潮水尚未到来,有人指引我去看那青螺的发髻。

注释:

  • 鳞甲细:形容水面波光闪烁,像鱼鳞一样细腻。
  • 冰车:指冰雪覆盖的车轮,隐喻寒冷的季节。
  • 海门:指钱塘江入海口,历史上曾是重要的水道。
  • 蛟龙:传说中的龙,象征水的力量。
  • 鸱夷:传说中的水神,代表着波涛汹涌。
  • 青螺髻:青螺是一种海螺,古代美人以其为髻,象征着美丽与柔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徐釚,清代诗人,作品多以山水、咏怀为主,情感细腻,风格独特。他的诗歌往往蕴含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对人生的深刻感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作者对钱塘江的回忆与感慨,结合个人的经历与时代的变迁,表现出对江水的眷恋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渔家傲 望钱塘江》以钱塘江为背景,展现了自然风光与作者情感的交融。诗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面上的波光与风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开篇便以“江面西风鳞甲细”引入,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江水在西风吹拂下的细腻波纹,给人以视觉与听觉的双重感受。接着,诗人追忆往昔,展现了江水的澄澈与蛟龙的神秘,传达出一种对自然力量的敬畏。

随着诗的深入,作者的情感逐渐显现,尤其是“廿载悲秋摇落里”的自述,勾勒出岁月的流逝与内心的哀伤。诗人在茫茫江水中感受到百感交集,反映了他复杂的情感世界。最后一句“从人指点青螺髻”则以轻松的语气结束,留下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待,形成了对比,增添了诗歌的层次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江面西风鳞甲细:描绘西风吹拂下的江面,波光闪烁如鱼鳞。
  • 冰车隐隐轰天际:远处传来的冰车轰鸣声,暗示着冬天的严寒。
  • 昔日海门澄见底:回忆往昔,海门江水清澈透明。
  • 蛟龙起:古代传说中的蛟龙浮现,象征着江水的生命与力量。
  • 鸱夷怒涌银涛闭:水神的怒涛翻涌,银色的波浪封闭了江面。
  • 廿载悲秋摇落里:二十年的悲秋岁月,心绪摇曳不定。
  • 茫茫百感生江水:江水激发出百种复杂情感。
  • 沙树汀烟空倚徙:在沙树旁,烟雾弥漫,孤独倚靠。
  • 潮平未:潮水尚未到,暗示着期待。
  • 从人指点青螺髻:有人指引,带来希望与美好。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波光粼粼如鳞甲”用比喻手法形象地表达了水面的细腻。
  • 拟人:如“鸱夷怒涌”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
  • 对仗:诗中多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对钱塘江自然景观的描绘,结合个人的情感经历,传达了对自然的赞美与对人生的感慨,体现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深刻思考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 江水:象征着生命的流动与时间的无情。
  • 蛟龙:代表着自然的神秘与力量。
  • 青螺髻:象征着美好与柔情,寄托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江面西风鳞甲细”中的“鳞甲”指的是什么?

    • A. 鱼的鳞片
    • B. 甲虫的外壳
    • C. 江水的波光
    • D. 细小的冰块
  2. “昔日海门澄见底”表现了作者对什么的怀念?

    • A. 春天的繁花
    • B. 过去的江水清澈
    • C. 自己的青春
    • D. 家乡的美食
  3. 诗中的“从人指点青螺髻”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自然的敬畏
    • B.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C. 对历史的感慨
    • D. 对友情的珍惜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杜甫《望岳》

诗词对比

  • 徐釚的《渔家傲 望钱塘江》与李白的《庐山谣》都以自然景观为背景,前者更注重个人情感的流露,后者则强调自然的壮丽与神秘。两者在意象的运用上各具特色,反映出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