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仙峰》

时间: 2025-01-01 15:11:24

嵯峨山势傍云天,试问谁来此望仙。

终日望仙仙不见,始知仙道若茫然。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嵯峨山势傍云天,
试问谁来此望仙。
终日望仙仙不见,
始知仙道若茫然。

白话文翻译:

巍峨的山势耸立在云天之旁,我不禁问:谁能来到这里仰望神仙?整日凝望神仙却始终看不见,才明白修仙之道其实是如此渺茫无踪。

注释:

  • 嵯峨:形容山势高大、险峻。
  • 云天:指云雾缭绕的天空,有一种渺远的感觉。
  • 试问:尝试询问,表示一种探询的语气。
  • 望仙:仰望神仙,表示对神仙的向往。
  • 终日:整天,表示时间的漫长。
  • 茫然:形容看不清楚、模糊不清。

典故解析:

“仙”在中国文化中指的是修道成仙的人,象征着长生不老和超脱世俗的境界。古代文人常常通过描绘山水、寄托对仙道的向往来表达个人的理想与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傅权,生于宋代,具体生平资料不详,但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抒发对人生、理想的思考,风格常带有哲理性。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是在傅权游历某处名山时所作,反映了他对修仙理想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的迷茫,体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歌鉴赏:

《望仙峰》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情感的诗。诗人通过对巍峨山势的描写,表达了他对神仙境界的向往和对修仙理想的追求。开头两句以“嵯峨山势傍云天”描绘了高耸入云的山峰,既传达出大自然的雄伟,也象征着理想的高远。“试问谁来此望仙”的设问句式,表现出诗人对修仙者的渴望与追寻,暗含对理想与现实之间距离的思考。接下来的“终日望仙仙不见”,通过对比修仙的努力与实际的失落,揭示了理想的渺茫与可望而不可及的现实。“始知仙道若茫然”则是对整首诗的总结,感叹修仙之路的难以捉摸,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惆怅与无奈。这首诗形象生动,情感真挚,既有壮丽的自然景观,又有深刻的哲理思考,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人生态度的反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嵯峨山势傍云天”:描绘了高耸入云的山峰,突显山的巍峨壮丽。
    • “试问谁来此望仙”:表现了对能在此仰望神仙的人的好奇与向往。
    • “终日望仙仙不见”:表达了对理想(神仙)的渴望与追求,然而理想却遥不可及。
    • “始知仙道若茫然”:领悟到修仙之道的渺茫,产生了一种无奈与失落感。
  •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终日望仙仙不见”来对比追求与失落。
    • 设问:开篇的设问引发思考,增加了诗的哲理性。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揭示了人们在追求理想过程中的迷茫与困惑。

意象分析:

  • :象征着理想与追求的高远。
  • 云天:代表着虚无缥缈,象征着理想的不可触及。
  • :象征着超凡脱俗的境界,是诗人心中理想的体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嵯峨”一词最接近的意思是: A. 平坦 B. 高大险峻 C. 宽广 D. 狭窄

  2. “终日望仙仙不见”表达了诗人的哪种情感? A. 快乐 B. 迷茫 C. 愤怒 D. 安宁

  3. 诗中提到的“仙”代表的含义是: A. 人间的快乐 B. 超凡脱俗的理想 C. 普通人 D. 自然景观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终南山》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王维的《终南山》同样描绘了高山的壮丽,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而李白的《将进酒》则表现了对自由与豪情的追求。两首诗虽有不同的主题,但都体现了诗人对理想与人生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唐诗三百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