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宝惠寺山》

时间: 2025-01-17 10:47:27

不到兹山久,寒梅又著花。

白烟丛古木,乌鹊倚枯槎。

路转冲危石,泉流涨浅沙。

不堪回首处,樵唱起呕哑。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游宝惠寺山
作者: 范端杲 〔宋代〕

不到兹山久,寒梅又著花。
白烟丛古木,乌鹊倚枯槎。
路转冲危石,泉流涨浅沙。
不堪回首处,樵唱起呕哑。

白话文翻译:

我已经很久没来这座山了,寒梅又开出了花。
白色的烟雾缭绕在古老的树木之间,乌鹊停在枯木上。
道路转弯经过陡峭的岩石,泉水流淌冲击着浅浅的沙滩。
不忍回头的地方,樵夫的歌声显得那么嘶哑。

注释:

  • 兹山:此山,指眼前的山。
  • 寒梅:冬天开的梅花,象征坚韧和高洁。
  • 白烟:指雾气或烟雾,营造出一种朦胧的氛围。
  • 乌鹊:一种鸟,常在古诗中象征孤独或哀愁。
  • 枯槎:枯死的树木,常常用来比喻生命的无常。
  • 冲危石:指陡峭的岩石,形容路途的艰险。
  • 呕哑:指声音嘶哑,表达出一种疲惫或无奈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端杲(生卒年不详),字君皓,号雪溪,宋代诗人,曾任职于地方官,因其才华和人品受到后人推崇。他的诗作多描绘自然景色,情感真挚,语言清新,风格独特。

创作背景:

《游宝惠寺山》是在一次游历宝惠寺山时所作,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感受及对过往时光的追忆,反映了他内心的孤独与对生活的思考。

诗歌鉴赏:

《游宝惠寺山》通过描绘大自然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深思。诗的开头“不到兹山久,寒梅又著花”便以时间的流逝引入,表现出诗人与自然的疏离感。他在这里见到了寒梅的再度绽放,似乎暗示着生命的坚韧和希望,但这种美好却也让他感到一丝惆怅。接下来的“白烟丛古木,乌鹊倚枯槎”,用白烟和乌鹊的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显孤寂的氛围,仿佛在诉说着生命的逝去与孤独。

“路转冲危石,泉流涨浅沙”则描绘了诗人走在险峻的山路上,泉水流淌的情景。这里的景象虽美,却也暗含艰难,象征着生活中的坎坷与挑战。而最后一句“不堪回首处,樵唱起呕哑”,则是诗人情感的高潮,他不忍回首的地方,樵夫的嘶哑歌声让人倍感无奈,似乎在表达对过去的无奈与感伤。

整首诗在意境上以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相结合,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也充满了对生命短暂和孤独的思考,深刻而富有哲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不到兹山久” - 表达了诗人对这座山的思念,时间的流逝让他感到距离。
  2. “寒梅又著花” - 寒梅的再次开放象征着生命的韧性,也暗示着时间的轮回。
  3. “白烟丛古木” - 白烟缭绕在古木之间,描绘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自然氛围。
  4. “乌鹊倚枯槎” - 乌鹊的孤独姿态映衬出诗人的寂寞心情。
  5. “路转冲危石” - 描写行走在险峻道路上的艰难,象征生活的挑战。
  6. “泉流涨浅沙” - 生动描绘了自然水流的情况,给人以清新感。
  7. “不堪回首处” - 诗人对过往的回忆感到痛苦,不愿再提。
  8. “樵唱起呕哑” - 樵夫的歌声嘶哑,表达了对生活的疲惫与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寒梅象征着坚韧,反映诗人的内心情感。
  • 拟人:乌鹊倚在枯槎上,赋予鸟类以情感,营造孤独的氛围。
  • 对仗:上下句之间形成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孤独的深刻理解,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寒梅:象征高洁、坚韧的品质。
  • 白烟:代表朦胧的自然景色和时间的流逝。
  • 乌鹊:象征孤独和哀愁。
  • 泉流:象征生命的流动与变化。
  • :代表劳动者,反映生活的艰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树木是什么状态?

    • A. 青翠
    • B. 枯槎
    • C. 繁茂
    • 答案:B
  2. “寒梅又著花”中的“寒梅”象征着什么?

    • A. 美丽
    • B. 坚韧
    • C. 孤独
    • 答案:B
  3. 诗人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 A. 欢快
    • B. 忧伤
    • C. 愤怒
    •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杜甫
  • 《静夜思》- 李白

诗词对比:

  • 范端杲 vs. 杜甫:两位诗人都通过自然景观表达对人生的思考,但杜甫更倾向于历史和人事的沉重感,而范端杲则更多地表现个人情感的细腻与孤独。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
  • 《诗经与古代诗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