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传度后作
张继先 〔宋代〕
道人愿力如天溥,度尽众生方自度。
若还纤芥未蒙恩,我终不舍升天路。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道人的愿力如同天地那样广阔,帮助众生渡过苦海,最终自己也能得到解脱。如果还有哪怕一点微小的众生未曾受到恩惠,我绝对不会放弃通往升天之路。
注释
- 道人:指修道之人,通常是指道教的修行者。
- 愿力:指修道者的愿望和力量,意指他们的慈悲心和帮助他人的决心。
- 天溥:形容非常宽广,像天空一样无边无际。
- 度尽众生:指帮助所有的众生脱离痛苦,获得解脱。
- 纤芥:指极小的东西,这里比喻微不足道的众生。
- 蒙恩:受到恩惠或帮助。
- 升天路:指修道成仙或获得解脱的道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继先,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多涉及道教思想,作品风格简洁而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道教盛行的时期,反映了道教徒对众生的关怀和对自我修行的执着追求,意在表达一种普度众生的信念。
诗歌鉴赏
《传度后作》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诗作,深刻表达了道教修行者对众生的慈悲与关怀。诗中“道人愿力如天溥”一句,生动地描绘了修行者的愿望和力量之深厚,体现了他们的无私与奉献。道教强调“度化众生”,即通过修行来帮助他人,最终实现自我的解脱,诗中“度尽众生方自度”正是这一思想的体现。
此外,诗人用“纤芥未蒙恩”来强调即使是微小的生灵也不能被忽视,显示出一种包容的心态与责任感。这种思想不仅是对道教教义的反映,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慈悲和道德的追求。
最后一句“我终不舍升天路”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修行和升华的坚定信念,强调了即使面临困难与挑战,也要坚持自己的信仰与追求。这种坚定的态度不仅令人敬佩,也让人感受到一种从容不迫的内心力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道人愿力如天溥:表达了修道者广阔的愿望和力量,仿佛天地一样宽广。
- 度尽众生方自度:强调帮助众生解脱是修行的关键,只有众生得到解脱,自己才能实现真正的解脱。
- 若还纤芥未蒙恩:即使是最微小的生灵如果还没有得到恩惠,也不能放弃。
- 我终不舍升天路:表明即使有众生未被度,自己也不会放弃追求升天的信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愿力”比作“天溥”,强调其伟大与无边。
- 对仗:全诗结构整齐,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强调道教信徒对众生的关爱和责任,表现了修行者在追求自我解脱的同时,始终不忘帮助他人的信念,体现了一种无私的精神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道人:象征修行与智慧的追求者。
- 愿力:代表着信仰的力量和信念。
- 众生:象征世间的所有生命,体现了普度的思想。
- 升天路:象征修行的道路与目标,寓意升华与解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道人愿力如天溥”的意思是什么?
A. 道人的愿力有限
B. 道人的愿力广阔如天地
C. 道人的愿力不值一提 -
诗中提到的“纤芥”指的是什么?
A. 微小的东西
B. 大的事物
C. 不重要的人 -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自我放弃
B. 对众生的慈悲与责任
C. 追求财富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心经》:同样传达了对众生的关怀和解脱的思想。
- 《道德经》:探讨了道教的哲理与人生导向。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两者都体现了对人生的思考,但李白更注重个人的豪情壮志,而张继先则强调对众生的责任与关怀,展示了不同的道教思想和人生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道教经典选读》
- 《宋代诗词研究》
- 《张继先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