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春令》

时间: 2025-01-19 14:50:15

一春春暖似春寒,值炎州多雪。

喜海棠、开出枝枝铁。

蚤催得、芳菲节。

晓风频遣黄莺舌。

向愁人先说。

说玉杯满酌,琵琶洲上,沉醉娟娟月。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探春令
作者:屈大均 〔明代〕

一春春暖似春寒,值炎州多雪。
喜海棠开出枝枝铁。
蚤催得芳菲节。
晓风频遣黄莺舌。
向愁人先说。
说玉杯满酌,琵琶洲上,沉醉娟娟月。


白话文翻译

一春的气温虽然暖和,却又像春寒一样,正值炎州多雪的时节。
喜见海棠花开,枝头上满是花朵。
早早地催促着花香四溢的节日。
清晨的微风频频送来黄莺的歌声,
先向愁苦的人诉说。
说玉杯已满,酒在杯中,琵琶洲上,沉醉于这柔和的月色中。


注释

  • 春暖似春寒:春天的温暖,却又带着寒意,表达了春天气候的不稳定。
  • 炎州:指的是炎热的地方,可能是指南方的地区。
  • 海棠:一种花,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 芳菲节:指春天的花香四溢的节日,象征着春天的繁荣。
  • 晓风:清晨的微风,带来生机与希望。
  • 黄莺舌:形容黄莺的鸣叫声,给人以悦耳的感觉。
  • 玉杯:象征美酒的杯子,传达出饮酒的愉悦。
  • 琵琶洲:指的是一个美丽的地方,可能是指酒宴的场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屈大均(1560年-1640年),字季武,号云溪,明代诗人,擅长诗文,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也有细腻,尤以咏物和抒情见长。屈大均在其生平中游历广泛,作品多反映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探春令》创作于明代,正值春天,诗人借春景表达对春天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感悟。在那个时代,春天常被视为生机与希望的象征,诗人通过描绘春花与黄莺,传达出焕发生机的情感。


诗歌鉴赏

《探春令》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的诗词,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初春的气息和自然的美丽。开头两句“春暖似春寒,值炎州多雪”便展现了春天的温暖和寒冷交织的复杂情感,暗示着春天的到来并不总是令人欢喜的。接下来的“喜海棠开出枝枝铁”则表现了对春花的期盼与欣喜,海棠的绽放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整首诗通过“晓风”和“黄莺舌”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仿佛在告诉人们春天的美好。然而,诗人又提到“向愁人先说”,让人感受到一种对愁苦的关怀。最后,提到“玉杯满酌,琵琶洲上,沉醉娟娟月”,更是将诗的情感推向了高潮,表达了在美酒和月色下的沉醉与享受。

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屈大均展现了春天的魅力与生活的乐趣,给人以心灵的慰藉与启迪。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一春春暖似春寒:描绘春天的气候,暖和而又略显寒意,表现出春天的不确定性。
    2. 值炎州多雪:说明地点是在炎热的地方,却下雪,反映出自然的奇特。
    3. 喜海棠开出枝枝铁:用“铁”来形容海棠的坚韧,表达对春花的喜悦。
    4. 蚤催得芳菲节:春天的花香四溢,意味着春天的来临。
    5. 晓风频遣黄莺舌:清晨的微风带来黄莺的歌声,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的美好。
    6. 向愁人先说:表达了对愁苦人们的关心。
    7. 说玉杯满酌,琵琶洲上,沉醉娟娟月:描绘了饮酒的场景,展现了沉醉于春夜的愉悦。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海棠比作“枝枝铁”,显示出其坚韧。
    • 拟人:晓风被赋予了“遣”的能力,给人以生动的感觉。
    • 对仗:整体结构严谨,形成和谐的韵律。
  •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通过描绘春花与自然景色,传递出一种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象征着生命的复苏与希望。
  • 海棠花:代表着春天的美丽和爱恋。
  • 黄莺:象征着春天的歌唱与生机。
  • 玉杯:象征着欢庆和享受。
  • 琵琶洲:代表着美好的环境和欢乐的聚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海棠”象征什么?

    • A. 冬天
    • B. 春天
    • C. 秋天
    • D. 夏天
  2. “晓风频遣黄莺舌”中“黄莺”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花
    • B. 一种鸟
    • C. 一种乐器
    • D. 一种酒
  3. 诗中“玉杯”象征什么?

    • A. 忧伤
    • B. 欢庆
    • C. 贫穷
    • D. 思念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夜喜雨》:杜甫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诗词对比: 屈大均的《探春令》与杜甫的《春夜喜雨》都以春天为主题,但屈大均的诗歌更加欢快,注重描绘春天的美好,而杜甫则更侧重于春雨带来的生机与希望,表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和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明清诗文选》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