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读山海经十三首·其七
原文展示
粲粲三珠树,寄生赤水阴。
亭亭凌风桂,八榦共成林。
灵凤抚云舞,神鸾调玉音。
虽非世上宝,爰得王母心。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三珠树的美丽,生长在赤水的阴影下。高高的桂树在风中轻盈挺立,八棵榕树共同形成一片森林。灵凤在云中舞动,神鸾发出悦耳的音调。虽然这些并不是世间的珍宝,却得到了王母的喜爱。
注释
- 粲粲:形容光辉灿烂的样子。
- 三珠树:传说中的神树,结有三颗珍珠,象征美好与珍贵。
- 亭亭:形容高耸而挺拔。
- 凌风:在风中飘扬。
- 灵凤:一种神话中的鸟,象征吉祥和美好。
- 神鸾:指美丽的鸟,通常代表美好的声音。
- 王母心:王母是中国神话中的女神,象征着极高的地位和极大的珍惜。
典故解析
《山海经》是中国古代的一部重要文献,包含了大量的神话、地理和生物资料。诗中的三珠树和灵凤、神鸾都是典型的神话意象,反映了古人对自然和神秘力量的崇敬。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陶渊明(365年-427年),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东晋时期著名的诗人和隐士。他的作品多描写田园生活,反映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社会的失望。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陶渊明隐居生活时期,表达了他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美的热爱。陶渊明生活在动荡的时代,他通过诗歌寄托对理想化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此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神秘而美丽的自然景象,展现了陶渊明对理想境地的向往。首联通过“粲粲三珠树”将读者带入一个如梦似幻的世界,三珠树不仅象征着富饶和美好,更体现了陶渊明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接下来的“亭亭凌风桂”和“八榦共成林”则通过桂树和榕树的描绘,进一步渲染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氛围。
“灵凤抚云舞,神鸾调玉音”两句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神秘色彩,灵凤与神鸾的描绘不仅体现了诗人对美的向往,也暗示着一种超越现实的精神追求。最后一句“虽非世上宝,爰得王母心”则进一步升华了主题,尽管这些美丽的景象并不属于世间的珍宝,却能得到王母这样的神仙的青睐,揭示了陶渊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陶渊明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深刻的哲理内涵。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粲粲三珠树”:三珠树闪烁着灿烂的光芒,象征着富饶与美好。
- “寄生赤水阴”:生长在赤水的阴影下,表现出自然的宁静与神秘。
- “亭亭凌风桂”:高耸的桂树在微风中轻盈摇曳,体现了自然的优雅。
- “八榦共成林”:多棵榕树共同形成森林,象征着团结和和谐。
- “灵凤抚云舞”:灵凤在云间翩然起舞,展现出神秘的美感。
- “神鸾调玉音”:神鸾发出如玉般的音调,传递出优雅的气息。
- “虽非世上宝,爰得王母心”:虽然这些景物并非世间的珍宝,却能够得到王母的喜爱,突显出诗人的理想追求。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物比作珍宝,增强了诗的神秘感与美感。
- 拟人:灵凤与神鸾的描绘中赋予了它们舞动与歌唱的特性,突显了自然的生机。
- 对仗:运用对仗手法,使诗句更加整齐、和谐,增强了音乐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陶渊明对理想自然生活的向往,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追求,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与逃避。
意象分析
- 三珠树:象征珍贵和富饶,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的崇敬。
- 灵凤与神鸾:象征美好与吉祥,代表了理想化的境界和精神追求。
- 桂树与榕树:象征着自然的和谐美,以及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粲粲三珠树”主要表达了什么?
A. 物质的珍贵
B. 自然的美丽
C. 人生的哲理
D. 社会的现实 -
“灵凤抚云舞”中的“灵凤”象征什么?
A. 努力
B. 美好
C. 财富
D. 势力 -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社会的批判
B. 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C. 对历史的反思
D. 对爱情的歌颂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归园田居》:陶渊明的另一首田园诗,反映了他对自然和隐居生活的热爱。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的作品,描绘了对自然与历史的思考。
诗词对比:
- 陶渊明《饮酒》与王维《山居秋暝》,两者都对自然景色进行了细腻的描绘,但陶渊明更加关注内心的宁静与理想的生活,而王维则更倾向于表达自然的壮丽与历史的沉思。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陶渊明诗文选》
- 《山海经注释与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