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居御桥南夜闻妖鸟鸣效昌黍体》
时间: 2025-01-09 12:37:1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余居御桥南夜闻妖鸟鸣效昌黍体
——梅尧臣
都城夜半阴云黑,
忽闻转毂声咿呦。
尝忆楚乡有妖鸟,
一身九首如赘疣。
或时月暗过闾里,
缓音低语若有求。
小儿藏头妇灭火,
闭门鸡犬不尔留。
我问楚俗何苦尔,
云是鬼车载鬼游。
鬼车载鬼奚所及,
抽人之筋系车輈。
昔听此言未能信,
欲访上天终无由。
今来中土百物正,
安得遂与南方俦。
上帝因风如可达,
愿令驱逐出九州。
白话文翻译
夜半时分,阴云笼罩都城,忽然听见转动的车轮声如咿呦的低语。想起楚乡曾经有妖鸟,一身有九个头,像是长了赘疣。那时月光暗淡,透过街巷,声音缓慢而低沉,好像在乞求。小孩藏着头,女人灭了火,闭门不让鸡犬吠叫。我问楚地的风俗为何如此痛苦,他们说是鬼车载着鬼在游荡。鬼车载着鬼能去哪里呢?是抽取人的筋骨系在车轮上的。以前听到这些话我不信,想去探访上天却无从得知。如今来到中原,万物都如常,怎能与南方的妖异相交呢?希望上帝能借风而来,驱逐这些邪祟出九州。
注释
- 转毂声:指车轮转动的声音。
- 妖鸟:传说中有九个头的妖怪,象征着异乡的神秘与恐惧。
- 鬼车:指传说中的鬼神所乘之车,寓意着灾难与不幸。
- 抽人之筋:意指鬼怪或妖邪的残忍,暗示对人的伤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云,号香山,宋代著名诗人,以写景抒情见长。他的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色与人情世态,风格清新,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交融的时代。诗人以夜晚的静谧与妖异之声的对比,反映了人们对未知事物的恐惧与对传统文化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夜晚的阴云作为背景,营造出一种神秘而略带恐怖的氛围。诗人在都城夜半时分,听到一种似人声的妖鸟鸣叫,唤起了对楚乡妖异传说的回忆。通过对妖鸟、鬼车等意象的描绘,诗人强调了异乡文化的神秘与恐惧感。
全诗结构严谨,意象丰富,尤其是在“鬼车载鬼”的描写中,揭示了人们对妖邪的无奈与恐惧。诗尾运用“上帝因风如可达”的祷告,表达了对邪祟的渴望驱逐,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在形式上效仿了唐代昌黍体,音韵和谐,情感真挚,展现了梅尧臣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个人情感的细腻表达。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都城夜半阴云黑:描写夜晚的环境,暗示一种压抑的氛围。
- 忽闻转毂声咿呦:车轮声打破了寂静,增添了神秘感。
- 尝忆楚乡有妖鸟:引入回忆,连接个人经历与地方文化。
- 一身九首如赘疣:妖鸟的形象奇异而恐怖,象征着异乡的神秘与恐惧。
- 或时月暗过闾里:月光微弱,进一步渲染了阴暗的氛围。
- 缓音低语若有求:妖鸟的鸣叫似乎在乞求,增添了悲凉感。
- 小儿藏头妇灭火:人们对妖异现象的反应,表现出恐惧。
- 闭门鸡犬不尔留:表现出人们对外界的隔绝与恐惧。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妖鸟比作赘疣,强调其丑陋与恐怖。
- 拟人:妖鸟的鸣叫被赋予了人类的情感,增添了诗的神秘感。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称,增强了音韵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妖异现象的描写,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思考与对未知事物的恐惧,同时也反映了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追求。
意象分析
- 妖鸟:象征着外界的神秘与恐惧。
- 鬼车:暗示着灾难与不幸。
- 阴云:营造出压抑的氛围,象征着人心中的恐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妖鸟有几个头?
- A. 六个
- B. 七个
- C. 九个
- D. 十个
-
诗人希望通过什么方式驱逐邪祟?
- A. 利用火
- B. 通过风
- C. 召唤神灵
- D. 自己去追赶
-
诗中小儿藏头,妇灭火,表现了人们对什么的反应?
- A. 兴奋
- B. 恐惧
- C. 疲惫
- D. 无聊
答案
- C. 九个
- B. 通过风
- B. 恐惧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 《静夜思》——李白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 梅尧臣与李白的夜晚描写:
- 梅尧臣通过妖异的描绘,表现了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与恐惧。
- 李白则在夜晚描写中融入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人生的感慨,情感更加直接与深刻。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梅尧臣研究》
- 《中国古典诗歌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