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穿松渡双涧,宫殿五峰围。
小院分寒水,高楼半落晖。
叶從金地下,云向玉京飞。
欲问西来意,谁传智者衣。
白话文翻译:
穿过松树林,渡过两条小溪,宫殿被五座山峰环绕。
小院中流淌着寒冷的清水,高楼一半笼罩在夕阳的余晖中。
树叶从金色的地面上飘落,云彩向着玉京飞去。
想问西方来的意图,谁来传授智者的衣袍?
注释:
- 穿松:穿过松树林。
- 双涧:两条小溪。
- 宫殿五峰围:宫殿被五座山峰环绕,描绘出一种壮丽的自然景观。
- 小院分寒水:小院中流淌着清凉的水。
- 高楼半落晖:高楼的一半沐浴在夕阳的余晖中。
- 叶從金地下:树叶从金色的地面上飘落。
- 云向玉京飞:云彩朝着高耸的玉京飞去,玉京常指代天宫或理想之地。
- 欲问西来意:想要询问从西方而来的目的。
- 谁传智者衣:谁能传授智慧者的衣袍,暗指智慧与传承。
典故解析:
“智者衣”可以看作是对智慧的象征,类似于古代道士或高僧所穿的袍子,传达出对智慧的追求与向往。玉京则是理想的境界或仙境的象征,代表着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夏竦,字子云,号晨阳,北宋诗人,生于1080年,卒于1130年。他以诗风清新、意境深远而著称,擅长山水诗,作品多表现自然景色和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国清寺,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智慧的渴求,反映了当时士人的隐逸情怀和对道教文化的向往。
诗歌鉴赏:
《国清寺》是一首描绘山水寺庙景色的诗,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与智慧的深切思考。开头两句“穿松渡双涧,宫殿五峰围”,通过生动的自然意象,描绘了国清寺的优美环境,展现了山水相依的和谐美感。接下来的“小院分寒水,高楼半落晖”则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出一种清幽宁静的氛围,仿佛可以听到流水声,看到夕阳余晖洒落的景象,令人感受到一种安宁与舒适。
后面两句“叶從金地下,云向玉京飞”则通过意象的变化,带出一种哲理思考。树叶的落下象征着时间的流逝,而云彩飞向玉京,隐喻着对理想境界和智慧的追求。最后“欲问西来意,谁传智者衣”则发出一种对智慧的渴求与探索,表现出诗人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和对高人智慧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传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以及对智慧与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对生活的感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穿松渡双涧”:诗人描绘自己穿越松树林,渡过两条小溪,表现了与自然亲密接触的情景。
- “宫殿五峰围”:宫殿周围被五座山峰环绕,展现出壮丽的自然风光。
- “小院分寒水”:小院中流动着清凉的水,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 “高楼半落晖”:高楼的一半被夕阳的余晖照亮,表现出时间的流逝。
- “叶從金地下”:树叶飘落在金色的地面上,象征着生命的变化。
- “云向玉京飞”:云彩向理想的境界飞去,暗示着追求与向往。
- “欲问西来意”:想询问从西方而来的意图,表现出对智慧的渴求。
- “谁传智者衣”:发问谁能传授智慧,探讨传承与智慧的重要性。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智者衣”比作智慧的象征。
- 对仗:如“穿松渡双涧”、“小院分寒水”,形成工整的对称结构。
- 意象:通过自然描写,展现宁静与智慧的结合,形成丰富的意境。
-
主题思想:
- 整首诗通过描绘国清寺的自然美景和哲理思考,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以及对智慧的渴望,体现了士人的隐逸情怀和人生哲理。
意象分析:
- 松:代表坚韧、不屈的精神。
- 涧:象征流动的时间与生命。
- 宫殿:象征理想生活和心灵的归宿。
- 寒水:象征清凉与宁静。
- 高楼:象征人类的追求与理想。
- 叶:象征生命的无常与变化。
- 云:象征着理想与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高楼半落晖”指的是什么?
- A. 早晨的阳光
- B. 傍晚的夕阳
- C. 中午的阳光
- D. 晚上的月光
-
“欲问西来意”中,诗人想询问什么?
- A. 旅行的目的
- B. 智慧的来源
- C. 自然的变化
- D. 未来的希望
-
诗中“云向玉京飞”象征着什么?
- A. 对现实的逃避
- B. 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 C. 对过去的怀念
- D. 对金钱的渴望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庐山谣》
- 苏轼《赤壁赋》
诗词对比:
- 比较夏竦的《国清寺》和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描绘了自然的宁静与美,但夏竦更强调对智慧的追求,而王维则更多展现了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的赞美。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山水诗的艺术与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