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鲸川八景·戍楼残照》

时间: 2025-01-19 10:10:29

卢龙久已属神州,谁认歌楼作戍楼。

莫说关头兴废事,江山犹有石郎羞。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鲸川八景·戍楼残照 卢龙久已属神州,谁认歌楼作戍楼。 莫说关头兴废事,江山犹有石郎羞。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卢龙地区早已归属于神州大地,但谁还会将昔日的歌楼误认为是戍楼呢?不要谈论关隘的兴衰变迁,因为这江山还有石郎的耻辱未被洗刷。

注释: 字词注释:

  • 卢龙:古代地名,位于今河北省东北部。
  • 神州:指中国。
  • 歌楼:古代娱乐场所,用于歌舞表演。
  • 戍楼:古代边防军事建筑,用于瞭望和防御。
  • 关头:关隘,指边防要塞。
  • 兴废事:指事物的兴衰变迁。
  • 石郎羞:指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给契丹的耻辱。

典故解析:

  • 石郎羞:指五代时期后晋皇帝石敬瑭为了获得契丹的支持,割让燕云十六州给契丹,这一行为被视为民族的耻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家铉翁,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感受到深厚的历史感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历史变迁的感慨,特别是对卢龙地区从歌楼到戍楼的转变,以及石敬瑭割让领土的历史耻辱的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卢龙地区历史变迁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和对历史耻辱的反思。诗中“卢龙久已属神州”一句,既是对卢龙地区归属的确认,也是对国家统一的期盼。而“谁认歌楼作戍楼”则反映了历史的沧桑变迁,歌楼与戍楼的对比,凸显了和平与战争的不同景象。最后两句“莫说关头兴废事,江山犹有石郎羞”,则是对历史耻辱的深刻反思,提醒后人不忘历史,铭记耻辱,振兴中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卢龙久已属神州”,表明卢龙地区早已是中国的一部分,强调了国家的统一。
  • 次句“谁认歌楼作戍楼”,通过歌楼与戍楼的对比,反映了历史的变迁和战争的残酷。
  • 第三句“莫说关头兴废事”,告诫人们不要轻易谈论关隘的兴衰,因为历史的教训是深刻的。
  • 末句“江山犹有石郎羞”,指出江山仍有历史的耻辱,提醒人们不忘历史,振兴国家。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歌楼与戍楼的对比,突出了和平与战争的不同景象。
  • 象征:石郎羞象征着历史的耻辱,提醒人们不忘历史。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以及对历史耻辱的深刻反思,提醒人们不忘历史,振兴中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卢龙:象征着边疆地区。
  • 歌楼:象征着和平与娱乐。
  • 戍楼:象征着战争与防御。
  • 石郎羞:象征着历史的耻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卢龙”指的是什么? A. 古代地名 B. 古代人名 C. 古代乐器 答案:A

  2. “石郎羞”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A. 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 B. 石敬瑭建立后晋 C. 石敬瑭被废黜 答案:A

  3. 诗中“歌楼作戍楼”反映了什么? A. 和平与战争的对比 B. 歌楼的兴衰 C. 戍楼的变迁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通过对历史的回顾,表达了对国家兴衰的感慨。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与家铉翁《鲸川八景·戍楼残照》:两者都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但杜甫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而家铉翁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历史的反思。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家铉翁的诗作,可以帮助深入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历史大辞典》:提供了关于卢龙地区和石敬瑭的历史背景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