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矫·送陈正言》
时间: 2025-01-01 09:56:3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南来数骑,问征尘正是江头风恶。耿耿孤忠磨不尽,惟有老天知得。短棹浮淮,轻毡渡汉,回首觚棱泣。缄书欲上,惊传天外清跸。路人指示荒台,昔汉家使者,曾留行迹。我节君袍雪样明,俯仰都无愧色。送子先归,慈颜未老,三径有余乐。逢人问我,为说肝肠如昨。
白话文翻译
从南方来了几个骑马的使者,询问征尘的情况,正是江边风大的时候。我那忠诚不渝的心意,永远无法磨灭,只有老天知道。我乘着小船渡过淮河,披着轻毡渡过汉水,回首望去,不禁泪流满面。我封好书信想要上呈,却惊闻天外的清跸声。路旁的人指着荒废的台子,说那里曾是汉家使者留下的足迹。我的节杖和你的袍子都像雪一样洁白明亮,无论俯仰之间都没有愧疚之色。送你先回去,母亲还未老,家中还有许多乐趣。遇到人问我,我会说我的心意依旧如初。
注释
- 耿耿孤忠:形容忠诚不渝的心意。
- 觚棱泣:觚棱,古代的一种酒器,这里指代悲伤的情感。
- 缄书:封好的书信。
- 清跸:古代帝王出行时的一种仪仗,这里指代朝廷的命令。
- 我节君袍:指作者和友人的节杖和袍子,象征忠诚和清白。
- 三径:指家园,出自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三径就荒”。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家铉翁,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位忠诚正直的文人,作品多表达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与忠诚。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家铉翁在送别友人陈正言时所作,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和对国家的忠诚。诗中通过对江头风恶、孤忠不渝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友人的期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送别为背景,通过对江头风恶的描绘,营造了一种动荡不安的氛围。诗中的“耿耿孤忠磨不尽”一句,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的忠诚和对友人的深情。诗中的“我节君袍雪样明”一句,以节杖和袍子的洁白明亮,象征了作者和友人的清白和忠诚。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作者对国家和友人的深厚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南来数骑:指出使者的到来。
- 问征尘正是江头风恶:询问征尘的情况,正值江边风大。
- 耿耿孤忠磨不尽:形容忠诚不渝的心意。
- 惟有老天知得:只有老天知道。
- 短棹浮淮,轻毡渡汉:乘小船渡过淮河,披轻毡渡过汉水。
- 回首觚棱泣:回首望去,不禁泪流满面。
- 缄书欲上,惊传天外清跸:封好书信想要上呈,却惊闻天外的清跸声。
- 路人指示荒台:路旁的人指着荒废的台子。
- 昔汉家使者,曾留行迹:那里曾是汉家使者留下的足迹。
- 我节君袍雪样明:我的节杖和你的袍子都像雪一样洁白明亮。
- 俯仰都无愧色:无论俯仰之间都没有愧疚之色。
- 送子先归,慈颜未老:送你先回去,母亲还未老。
- 三径有余乐:家中还有许多乐趣。
- 逢人问我,为说肝肠如昨:遇到人问我,我会说我的心意依旧如初。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我节君袍雪样明”,以雪的洁白比喻节杖和袍子的清白。
- 拟人:如“回首觚棱泣”,将悲伤的情感拟人化。
- 对仗:如“短棹浮淮,轻毡渡汉”,形成工整的对仗。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忠诚和送别。通过对江头风恶的描绘和对孤忠不渝的表达,展现了作者对国家的忠诚和对友人的深情。诗中的“我节君袍雪样明”一句,以节杖和袍子的洁白明亮,象征了作者和友人的清白和忠诚。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作者对国家和友人的深厚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头风恶:象征动荡不安的时局。
- 孤忠:象征忠诚不渝的心意。
- 觚棱泣:象征悲伤的情感。
- 清跸:象征朝廷的命令。
- 我节君袍:象征清白和忠诚。
- 三径:象征家园和宁静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耿耿孤忠磨不尽”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悲伤
- B. 忠诚
- C. 忧虑
- D. 喜悦
-
“我节君袍雪样明”中的“我节君袍”象征什么?
- A. 清白和忠诚
- B. 悲伤和忧虑
- C. 喜悦和欢乐
- D. 愤怒和不满
-
诗中的“三径有余乐”指的是什么?
- A. 家园
- B. 朝廷
- C. 战场
- D. 旅途
答案:
- B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和对和平的渴望。
-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表达了对国家的忠诚和对时局的忧虑。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与家铉翁《念奴矫·送陈正言》:两者都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和对和平的渴望,但杜甫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时局的感慨,而家铉翁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和对国家的忠诚。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家铉翁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宋代诗词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宋代诗词的详细鉴赏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