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事 其二》
时间: 2025-01-08 03:04:4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夜深犹不寐,独自挹清景。
素月升东林,万籁此俱静。
群动已尽息,露滴鹤孤警。
山麓闻幽香,蹑足上梅岭。
蹜蹜如有循,愁踏横斜影。
此意人不知,此景吾自领。
白话文翻译:
夜深时分我仍无法入睡,独自品味这清幽的景色。
皎洁的月光升起在东边的树林上,四周一片寂静。
万物都已沉寂,只有露珠滴落,惊醒了孤独的白鹤。
山脚下飘来淡淡的香气,我小心翼翼地走上梅花岭。
轻轻的脚步似乎有人跟随,我愁苦地踏上斜影。
这样的情感无人理解,这样的景致我独自领悟。
注释:
- 挹:指捧、引,形容静心品味。
- 素月:形容洁白的月亮。
- 万籁俱静:万物都沉寂无声。
- 群动:指群体的活动,常用来形容鸟兽等。
- 幽香:淡淡的香气。
- 蹑足:小心翼翼地走。
- 蹜蹜:轻轻走的样子。
- 此意人不知:这种情感无人理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魏坤,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抒情见长,常描绘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风格清新、细腻。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夜深人静之时,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致观察与个人情感的独特感悟,反映了那种孤独而又美好的心境。
诗歌鉴赏:
《即事 其二》是一首描写夜晚寂静景致的诗,诗中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深切体悟和内心情感的独白。开篇“夜深犹不寐”便引出了夜的宁静与孤独,诗人在夜晚无法入眠,独自欣赏清冷的月光。接着“素月升东林,万籁此俱静”描绘了皎洁的月光洒在东边的树林上,四周无声,万物似乎都在沉睡,营造出一种宁静和幽静的氛围。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群动已尽息,露滴鹤孤警”,表现了夜晚的寂静,唯有露珠滴落的声音和孤独的白鹤在警觉,增强了孤独的情感。接着“山麓闻幽香,蹑足上梅岭”则转向自然的芬芳,诗人小心翼翼地走向梅岭,仿佛在寻找一种心灵的寄托。
最后两句“此意人不知,此景吾自领”则是全诗的情感升华,诗人感到自己对这一切的感悟无人理解,这种孤独的美好让人心生向往。整首诗充满了对夜晚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与个人情感的深刻反思,展示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夜深犹不寐,独自挹清景。
夜深时分依然无法入眠,独自品味这清幽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自然的向往。 -
素月升东林,万籁此俱静。
皎洁的月光升起在东边的树林上,四周一片寂静,展示了夜晚的幽静和美丽。 -
群动已尽息,露滴鹤孤警。
万物都已沉寂,只有露珠滴落,惊醒了孤独的白鹤,进一步强调了静谧的氛围。 -
山麓闻幽香,蹑足上梅岭。
山脚下飘来淡淡的香气,我小心翼翼地走上梅花岭,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感知。 -
蹜蹜如有循,愁踏横斜影。
轻轻的脚步仿佛有人跟随,愁苦地踏上斜影,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
此意人不知,此景吾自领。
这样的情感无人理解,这样的景致我独自领悟,强调了个人的独特体验和感受。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素月”比喻皎洁的月亮,营造清幽的氛围。
- 拟人:如“露滴鹤孤警”,使自然景物更加生动。
- 对仗:如“夜深犹不寐,独自挹清景”,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夜晚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与个人情感的独特感悟,展现出一种孤独而又美好的心境,传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夜:象征宁静和孤独。
- 月:象征纯洁和思念。
- 鹤:象征孤独与警觉。
- 梅岭:象征自然的芬芳与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该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杜甫
- C. 魏坤
- D. 白居易
-
诗中提到的“素月”指的是什么?
- A. 太阳
- B. 明月
- C. 星星
- D. 云彩
-
“此意人不知,此景吾自领”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独自的寂寞
- B. 与人分享
- C. 欢快
- D. 不屑一顾
答案:
- C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 李白
- 《月夜忆舍弟》 - 杜甫
- 《夜泊牛斗处》 - 李白
诗词对比:
- 《静夜思》:同样描绘夜晚的静谧与思念,展现了孤独的情感。
- 《月夜忆舍弟》:通过月夜表达思念之情,情感细腻而深沉。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文赏析》
- 《魏坤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