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

时间: 2025-01-08 02:24:23

玉井莫轻投,衣被香风袭。

就中忽见卷珠帘,不觉轻身入。

仙子坐瑶台,素手亲拈笔。

宫扇双分广乐鸣,书寄慈帏侧。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卜算子 许禧身 〔清代〕

玉井莫轻投,衣被香风袭。
就中忽见卷珠帘,不觉轻身入。
仙子坐瑶台,素手亲拈笔。
宫扇双分广乐鸣,书寄慈帏侧。


白话文翻译

在玉井边不要轻易投下你的身影,衣衫被香风轻轻吹拂。
就在这时,忽然看到卷起的珠帘,不由自主地轻身走了进去。
仙子坐在瑶台上,素手轻轻拿起笔。
宫扇轻轻地分开,悠扬的乐声响起,书信寄放在慈帏旁边。


注释

  • 玉井:玉石所制的水井,象征着美好和清幽的环境。
  • 莫轻投:不要轻易地投入,表达一种谨慎的态度。
  • 香风袭:香气的风吹拂,是一种优雅的感受。
  • 卷珠帘:卷起的珠帘,表示隐秘的美丽。
  • 仙子:指神仙、仙女,象征着理想中的美。
  • 瑶台:美玉制成的台子,象征着仙境的华美。
  • 素手:形容女子的手洁白而纤细。
  • 亲拈笔:亲自拿起笔,表示书写的动作。
  • 宫扇:宫廷中使用的扇子,象征着雅致的生活。
  • 广乐:广泛的音乐,表示欢快的气氛。
  • 慈帏:慈爱的帷幕,象征温柔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许禧身是清代的诗人,以其细腻的描写和清新的意境而著称。他的诗歌常常融入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卜算子》创作于清代,社会环境较为安定,文化繁荣,诗人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常在诗中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仙境的遐想。


诗歌鉴赏

《卜算子》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个清新而梦幻的场景。诗中作者以“玉井”开篇,构建了一个清雅的环境,彰显了自然之美。诗人借助“香风袭”描绘出了一种轻盈、柔和的气息,使读者感受到一种不可抗拒的吸引力。

随后,诗人通过“卷珠帘”引入了一个神秘的空间,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这里的仙子不仅是自然的化身,更是理想与梦幻的象征。她在瑶台上静坐,素手轻拈笔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仙子高雅的气质和灵动的形象。

最后,“宫扇双分广乐鸣”则把整个场景推向高潮,悠扬的乐声与美丽的画面相融合,给人以强烈的视觉与听觉的享受。“书寄慈帏侧”更是提升了情感的深度,表达了对美好情感的寄托,既有对仙子美好的向往,也有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读来令人心驰神往,恍若置身于一个如梦似幻的仙境之中。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玉井莫轻投”:劝诫人们在美好环境中要小心谨慎,不要轻易进入。
  2. “衣被香风袭”:描绘了环境的优雅,给人一种舒适的感觉。
  3. “就中忽见卷珠帘”:突然发现了一个隐秘的空间,增加了神秘感。
  4. “不觉轻身入”:表现出一种自然流露的冲动,象征着对美的向往。
  5. “仙子坐瑶台”:仙子形象的出现,引入了梦幻的主题。
  6. “素手亲拈笔”:描绘了仙子的细腻与优雅。
  7. “宫扇双分广乐鸣”:音乐的描写增强了场景的生动性与感染力。
  8. “书寄慈帏侧”:结尾充满诗意,表达了深情的寄托。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仙子”比作理想中的完美存在,增加了诗的意象。
  • 拟人:通过“素手亲拈笔”,赋予了仙子以人的情感和行为。
  • 对仗:整首诗运用对称结构,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展示了自然之美与人性之美的和谐共存,揭示了人们心中对梦幻与现实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玉井:象征着清净幽雅的环境。
  • 香风:代表着温柔和浪漫的气息。
  • 珠帘:隐喻着美好事物的神秘。
  • 仙子:理想化的女性形象,象征着纯净与美丽。
  • 瑶台:仙境般的居所,代表着理想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玉井”象征什么?

    • A. 丑陋的环境
    • B. 清净幽雅的环境
    • C. 复杂的社会
  2. “仙子坐瑶台”中的“瑶台”指的是什么?

    • A. 普通的台子
    • B. 仙境般的华美台子
    • C. 简陋的居所
  3. 诗中“书寄慈帏侧”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美好爱情的寄托
    • B. 对财富的渴望
    • C. 对名利的追逐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以细腻的情感描写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主题,展现了女性的柔情与智慧。
  • 苏轼《水调歌头》:在表达对理想的追求时,融入了更多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清代诗词选》
  2.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3. 《诗词基础知识与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