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堪忆处,曲巷试单衫。
菱井啄泥悬社燕,
桃根熨火种春蚕。
风景是江南。
白话文翻译:
这地方值得怀念,曲折的小巷中试穿着单薄的衫子。
菱角井边,燕子在泥土中啄食,
桃树根部,火焰熨烫着春天的蚕茧。
美丽的风景正是江南。
注释:
- 堪忆:值得怀念、值得回忆的地方。
- 曲巷:弯曲的小巷,形象地描绘出江南水乡的独特风貌。
- 单衫:轻薄的衬衣,暗示春天的温暖。
- 菱井:水边的井,通常指盛水的地方,菱角即菱形的水生植物。
- 啄泥:燕子用嘴啄食泥土,暗指燕子筑巢所需的泥。
- 桃根:桃树的根,象征春天的生机。
- 熨火:用火来加热,意指春天的暖意。
- 春蚕:春天的蚕,象征着生命的轮回和发展。
- 风景是江南:这句总结全诗,表达了对江南美景的向往和赞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毛奇龄是清代的一位诗人,生于明末,卒于清初。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以江南的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为题材,展现了对故乡的深厚感情。
创作背景:
《忆江南 其三》创作于清代,正值江南经济文化繁荣时期,毛奇龄在此背景下,寄托了对家乡的深情与怀念。诗中描写的景象,体现了江南特有的水乡风貌。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江南春日的美丽景象,表现出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开头的“堪忆处”便引出了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浓浓的乡愁在字里行间流淌。诗中提到的“曲巷”、“单衫”,让人感受到春日的温暖与轻松,仿佛置身于江南的小巷,感受着春天的气息。
“菱井啄泥悬社燕”则描绘了春天的生机,燕子在忙碌地为筑巢而寻找泥土,生动而形象地展现了自然界的活力。接着“桃根熨火种春蚕”又引入了农耕的意象,一方面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另一方面也象征着江南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与执着。
最后一句“风景是江南”,将前面的描写一一总结,表达出对江南风光的赞美与归属感。这不仅是对自然风景的歌颂,更是对故乡文化的深刻认同与自豪。整首诗在意境上营造出一种淡雅、宁静的氛围,令人流连忘返。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堪忆处,曲巷试单衫。
- 诗人首先表明这地方值得怀念,接着描绘出小巷的曲折与春天的温暖,表达了乡愁。
-
菱井啄泥悬社燕,
- 燕子在菱角井边寻找泥土,生动体现了春天的气息与生命的活力。
-
桃根熨火种春蚕。
- 桃树的根部象征春天的蓬勃生机,而“熨火”则暗示了对生活的热情与期待。
-
风景是江南。
- 总结了全诗,表现出对江南美景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结合,形成生动的意象。
- 拟人:燕子啄泥的动作赋予了生命的活力,使得景象更具动感。
- 对仗:整首诗结构工整,句式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江南春日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怀念,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热爱,展现出江南独特的自然美与人文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曲巷:象征着江南的水乡特色,暗示生活的悠闲。
- 燕子:代表春天的使者,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 桃根:隐喻生长与繁荣,象征着自然的循环。
- 春蚕:象征着勤劳与创造,暗示生活的持续与发展。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是哪位诗人创作的?
- A. 李白
- B. 毛奇龄
- C. 杜甫
- D. 白居易
-
诗中提到的“曲巷”暗示了什么?
- A. 江南的水乡特色
- B. 山林的幽静
- C. 沙漠的广阔
- D. 城市的喧嚣
-
“菱井啄泥悬社燕”中的“燕”代表什么?
- A. 代表秋天
- B. 代表春天的使者
- C. 代表冬日的寒冷
- D. 代表夏天的阳光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忆江南》系列诗(如李白的《忆江南》)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李白的《忆江南》:同样怀念江南,但多了几分豪放与壮丽的气势。
- 杜甫的《春望》:虽同样描绘春日的景象,但更注重历史与人文的沉重感。
参考资料:
- 《中国古诗词鉴赏》
- 《清代诗人研究》
- 《江南文化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