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儿五首 其三》
时间: 2025-01-06 13:28:57意思解释
摸鱼儿五首 其三
作者: 蒋敦复 〔清代〕
原文展示:
买陂塘旋栽杨柳,柳边长聚鸥鹭。
双溪千树村家独,问讯桥名红土。
君小住。爱居士头衔自把清凉署。
浮生未误。看风月情怀,烟霞痴痴,高卧此林坞。
人间世,第宅王侯几许。夕阳芳草无主。
云山四壁堆图画,移取神仙家具。
花影度。听弹瘦湘弦,一鹤来微步。
柴门日暮。但枯笠寻诗,瘿瓢贳酒,三两素心侣。
白话文翻译:
在池塘边种上杨柳,柳树旁聚集着白鹭和鸥鸟。
双溪畔千树成林,村舍独自矗立,问那桥的名字是“红土”。
你暂时小住这里,爱好居士的称号,常常在这清凉的署里。
浮生虽短,也未曾误了时光。看这风月情怀,烟霞缥缈,
我在林坞中高卧。人间的事物,王侯的宅邸有多少呢?
夕阳照在芳草上,无人来打理。
云山四壁是幅幅画卷,搬来神仙的家具。
花影摇曳,听着瘦湘的弦音,一只白鹤轻轻地走来。
柴门旁日暮时分,我只带着枯笠寻诗,
带着瘿瓢酌酒,三两好友共赏天伦。
注释:
- 陂塘:指的是池塘,通常用于灌溉。
- 鸥鹭:指的是一种水鸟,象征着自然的宁静。
- 居士:指的是脱离世俗生活而修身养性的隐士。
- 清凉署:指的是清凉的房舍,象征着隐居的清幽环境。
- 瘦湘弦:指的是一种弦乐器,可能暗指湘江的音乐。
典故解析:
- “红土桥”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地方,反映了作者对故土的思念。
- 作者提到的“神仙家具”或许源于道教文化,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蒋敦复(1822-1894),字宿斋,号文星,清代诗人,擅长诗词,尤其是描写自然景色和隐逸生活的作品。他的诗风清新洒脱,常常表达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摸鱼儿五首 其三》创作于清代,正值中国社会动荡时期,诗人借此表达对宁静生活的渴望和对现实的反思。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优美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的宁静与人间的浮华形成鲜明对比。诗人描写了一个理想的居所,池塘边的杨柳、聚集的鸥鹭,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双溪的千树与独特的村落让人感受到一种独特的乡村气息,诗中“问讯桥名红土”的一句,似乎在表达对故乡的眷恋。
接着,诗人提到的“清凉署”与“浮生未误”则反映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短暂的感慨。通过“云山四壁堆图画”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珍视,借此表达了对人间世俗的淡泊。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闲适的生活态度,表现了对简单而美好生活的向往。尤其是最后几句,描绘了日暮时分的静谧场景,诗人与友人共饮吟诗的画面,体现了一种超然脱俗的生活理想。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买陂塘旋栽杨柳:描绘了诗人亲自种植杨柳的场景,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
- 柳边长聚鸥鹭:描写了自然生物的和谐共处,增添了生动的气息。
- 双溪千树村家独:强调了村落的独特与宁静,表达了对乡村的喜爱。
- 问讯桥名红土:通过对桥的问询,表现出对故乡的思念。
- 君小住:对朋友的邀请,展现出一种温馨的气氛。
-
修辞手法:
- 使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如“云山四壁堆图画”,将自然描绘得如同一幅画卷。
- 对仗工整,如“夕阳芳草无主”,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美的珍视。诗人在描绘美好自然的同时,也反映了对世俗生活的淡泊与无奈。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
- 杨柳:象征着柔美与生机。
- 鸥鹭:代表自然的纯净与和谐。
- 夕阳: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人生的短暂。
这些意象不仅是自然的描写,更蕴含了诗人对生活哲理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红土”指的是: A. 一种土壤
B. 一座桥的名字
C. 一种植物
答案:B -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瘦湘弦”是一种__。
答案:弦乐器 -
判断题:诗中描绘的场景充满了浮华与喧嚣。(对/错)
答案: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 王维的《鹿柴》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蒋敦复的《摸鱼儿五首 其三》更加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展现了隐逸生活的理想状态,而王维则更注重通过山水来表达内心的宁静和哲理。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蒋敦复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