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亭怨慢》
时间: 2025-01-06 15:03:0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长亭怨慢
程颂万 〔清代〕
甚一片愁烟梦雨。刚送春归,又催人去。
鸥外帆孤,东风吹泪坠南浦。
画廊携手,是那日销魂处。
茜雪尚吹香,忍负了娇红庭宇。
延伫。怅柳边初月,又上一痕眉妩。
当初见惯,只道是寻常歌舞。
念别来叶叶春衣,已减了香尘非故。
恁短烛低篷,独自拥衾愁语。
白话文翻译:
这是一片愁苦的情景,像烟雾一样笼罩着梦境和雨水。刚刚送走春天,又催促着人离去。
海鸥外的孤帆,东风吹来,泪水如雨般坠落南岸。
当年在画廊共携手的场景,正是那天令人销魂的地方。
那香气仍在,像茜色的雪花一样,怎能辜负了娇红的庭院。
我停留不前,怅然望着柳边初升的明月,又在眉间添上一抹忧愁。
当初见惯这一切,只当是寻常的歌舞。
如今回想起别后,春衣一片片落下,香尘已非旧日。
这短烛在低矮的篷帐下,独自一人对着被窝,愁思绵绵。
注释:
- 愁烟梦雨:指愁苦的情感像烟雾和雨水一样朦胧。
- 鸥外帆孤:描述孤帆在海鸥之外,暗示离别的孤独。
- 画廊携手:指曾经在画廊里一起走过的情景,表现温馨的回忆。
- 茜雪:形容花朵的颜色,芳香四溢。
- 初月:指新月,象征新的开始或希望。
- 香尘:指花香和尘埃,暗示过去的美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程颂万,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作品多以抒情见长,常涉及离别、思乡等主题。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春末夏初之际,诗人可能经历了离别的情感,借景抒情,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对往昔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无奈。
诗歌鉴赏:
《长亭怨慢》通过细腻的意象和丰富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深切感受。开篇便以“愁烟梦雨”引入,勾勒出一幅充满愁苦的画面,令人不禁联想起春天的逝去与人心的孤独。诗中展现了自然景象与人内心情感的巧妙结合,尤其是“鸥外帆孤,东风吹泪坠南浦”,不仅描绘了孤独的帆船,更传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无奈与伤感。
而“画廊携手,是那日销魂处”则通过回忆的方式,表达了对美好过往的怀念。此句中的“销魂”二字,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展现了曾经的甜蜜与如今的孤寂形成鲜明对比。接着“茜雪尚吹香,忍负了娇红庭宇”,诗人对往日美好场景的留恋,令人感受到一种无奈的惆怅。
整首诗情感层次丰富,既有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也有对现实孤独的感慨,最后以“恁短烛低篷,独自拥衾愁语”作结,深刻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给人留下深刻的思考空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甚一片愁烟梦雨:开篇用“愁烟”比喻愁苦的情感,营造出一种梦幻又悲伤的氛围。
- 刚送春归,又催人去:描绘春天的离去与人们的离开,暗示时间流逝与离别的无常。
- 鸥外帆孤,东风吹泪坠南浦:孤帆在海鸥之外,东风卷来,泪水随之而下,传达出一种深切的孤独感。
- 画廊携手,是那日销魂处:通过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强化了对离别的感慨。
- 茜雪尚吹香,忍负了娇红庭宇:美好的景象依旧存在,然而却无法再度重温。
- 延伫。怅柳边初月,又上一痕眉妩:停留在柳树边,暗示对月光的思念与情感的积压。
- 当初见惯,只道是寻常歌舞:对往日情景的怀念,表现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 念别来叶叶春衣,已减了香尘非故:春衣的减少象征着离别后的变化与失落。
- 恁短烛低篷,独自拥衾愁语:短暂的烛光下,独自面对内心的愁苦,结尾渲染了孤独的氛围。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愁烟梦雨”、“鸥外帆孤”等,形象地表达情感。
- 对仗:如“画廊携手”、“怅柳边初月”,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如“东风吹泪”,赋予自然以情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围绕离别与孤独,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美好回忆与对现实时光流逝的无奈,情感深邃而细腻,令人感同身受。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愁烟:愁苦的情感,象征着内心的复杂情绪。
- 孤帆:象征孤独与离别,突显了诗人内心的失落。
- 柳边初月:象征新的开始与希望,但又带有淡淡的忧伤。
- 茜雪:代表美好而短暂的时光,具有强烈的视觉与嗅觉的联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鸥外帆孤”的意思是: A. 海鸥飞翔的场景
B. 孤独的帆船在海鸥之外
C. 船帆在海上起伏 -
诗中提到的“画廊携手”指的是: A. 画廊的美丽
B. 过去的美好记忆
C. 画家的手艺 -
诗人的情感基调是: A. 快乐和欢欣
B. 悲伤和孤独
C. 疲惫和无奈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相见欢》——李煜
- 《离骚》——屈原
诗词对比:
- 《长亭怨慢》与《相见欢》:两者都表达了对离别的感慨,但《相见欢》更倾向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而《长亭怨慢》则侧重于对孤独的深刻体验。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诗词的情感表达与技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