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桥仙(次韵舅氏竺九成试黜)》
时间: 2025-01-03 01:53:4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鹊桥仙(次韵舅氏竺九成试黜)
作者:陈著
云南钟秀,间生人望。
底事未成美况。
当知大器大成时,更莫叹贤关难上。
前程分定,算来无妄。
命达时终不放。
且须寄语甲科人,断不下一筹中榜。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未来前途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慨。云南的钟秀人才辈出,然而人们的期望往往与实际情况不符,未能如愿以偿。但应当明白,大器晚成,成功需要时间,不必叹息自己一时的困难。前程已定,命运不会轻易改变。希望能够寄语那些在甲科努力的人,不要轻言放弃,必能在榜上有名。
注释:
- 云南钟秀:指云南地区的杰出人才。
- 间生人望:指人们之间互相寄予的希望。
- 大器大成:意为成就大的器物需要较长的时间。
- 贤关难上:指贤才难以获得更高的地位。
- 甲科人:指科举考试中的优秀人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著是宋代的诗人,以擅长写作诗词而著称。他的作品通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哲理。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科举制度盛行的时期,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状况的观察和思考,尤其是对人才与机遇的看法。
诗歌鉴赏:
《鹊桥仙》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诗中通过对云南人才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和命运的思考。诗人在开头点出云南人才的出众,接着引入“底事未成美况”的叹息,实际上是对人们在追求成功过程中的无奈与沮丧的真实写照。然而,诗人接着提出了“大器大成”的观点,强调了成功的过程往往需要时间与耐心。
整首诗在结构上层次分明,情感也十分真挚。诗人在表达对未能如愿的感叹时,始终保持着积极的态度,认为命运的安排是有其内在的规律,前途虽已分定,但只要努力,终会迎来属于自己的成功。这种人生态度在当时的社会中尤为重要,给人以激励。
诗中最后提到的“寄语甲科人”,更是对年轻一代的鼓励,提醒他们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需持之以恒,不可轻言放弃。整首诗在情感上充满了励志与希望,展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云南钟秀,间生人望:云南人才辈出,众人对其寄予厚望。
- 底事未成美况:然而,未能如愿以偿的现实让人感到沮丧。
- 当知大器大成时,更莫叹贤关难上:应该认识到,伟大的成就需要时间,没必要因短期内的困难而叹息。
- 前程分定,算来无妄:未来的命运已然注定,不必为此担忧。
- 命达时终不放:只要时机到了,命运就会实现。
- 且须寄语甲科人,断不下一筹中榜:希望能寄语那些科举中的优秀人才,不要轻言放弃,必能在榜上有名。
修辞手法:
- 对仗:比如“命达时终不放”,上下句对仗工整。
- 比喻:将成功比作“大器”,形象地传达了成就的艰难与过程。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递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强调了坚持与努力的重要性,劝诫人们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要有耐心与信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钟秀:象征着人才与希望。
- 大器:象征着伟大的成就和成熟的过程。
- 甲科人:象征着有志向的追梦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陈著
- C. 杜甫
-
诗中提到的“大器”指的是什么?
- A. 小成就
- B. 伟大的成就
- C. 平凡的人生
-
作者对未来的态度是?
- A. 悲观
- B. 消极
- C. 积极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 杜甫
- 《离骚》 - 屈原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陈著的《鹊桥仙》更注重对成功过程的思考与哲理,而李白则更强调豪情与即时的享受。这种对比展现出不同诗人对人生的不同理解。
参考资料:
- 《宋代文学史》
- 《古典诗词解析》
- 《陈著诗词选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