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山亭水榭秋方半》

时间: 2024-12-29 18:52:33

山亭水榭秋方半,凤帏寂寞无人伴。

愁闷一番新,双蛾只旧颦。

起来临绣户,时有疏萤度。

多谢月相怜,今宵不忍圆。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菩萨蛮·山亭水榭秋方半
作者:朱淑真

山亭水榭秋方半,
凤帏寂寞无人伴。
愁闷一番新,
双蛾只旧颦。
起来临绣户,
时有疏萤度。
多谢月相怜,
今宵不忍圆。

白话文翻译

在秋天的山亭水榭中,时光正半,
空荡荡的凤帏下,寂寞无人相伴。
心中的愁苦又添一层,
眉头依旧紧锁着往日的忧愁。
我起身走到绣窗前,
时不时有稀疏的萤火虫飞过。
多亏了明月的怜悯,
今晚它不忍心让我圆梦。

注释

  • 凤帏:古代女子的帷帐,象征着女子的闺房。
  • 愁闷:心中忧愁而烦闷。
  • 双蛾:指眉毛,形容眉头紧锁。
  • 绣户:绣花的窗户,代表女子的居所。
  • 疏萤:稀疏的萤火虫,象征孤独的环境。
  • :指圆月,象征团圆与美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淑真(约1081—约1150),字千华,号懿圭,江苏扬州人,南宋著名女词人。她的诗词多以抒情见长,情感细腻,风格婉约,常表现女性的柔情与孤独。

创作背景

这首《菩萨蛮》写于秋日,正值秋季,作者在山亭水榭中感受到秋天的萧瑟和内心的寂寞,透过诗句流露出对孤独和愁苦的深切感受。

诗歌鉴赏

《菩萨蛮·山亭水榭秋方半》是朱淑真极具代表性的词作之一,表达了她在秋天的孤寂与忧愁。开篇描绘山亭水榭的秋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清冷的气氛。作者用“凤帏寂寞无人伴”这一句,直接点明了内心的孤寂,既有对环境的描写,又有人物的情感交织,生动而细腻。

接下来的“愁闷一番新,双蛾只旧颦”将情感推向高潮,愁苦的心情愈发加深,双眉紧锁,似乎无处诉说。这种情绪的反复与加重,反映了女性特有的细腻与敏感。诗中的“临绣户”和“疏萤度”则进一步强调了孤独的状态,绣户代表作者的内心世界,而萤火虫的稀疏更是突显了这种孤独感。

最后一句“多谢月相怜,今宵不忍圆”则是一种反转的情感。虽然月亮明亮,但今晚却不愿意圆满,似乎在暗示着一种没有归宿的心情。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对人生孤独的思考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山亭水榭秋方半:描写秋天的山亭水榭,暗示时光和季节的变化,营造出氛围。
  2. 凤帏寂寞无人伴:凤帏象征着女子的隐秘与内心的孤寂,表达了对伴侣的渴望。
  3. 愁闷一番新:愁苦的情感不断加重,内心的忧虑不断增加。
  4. 双蛾只旧颦:双眉紧锁,形象地表现了作者的忧伤。
  5. 起来临绣户:起身走到窗前,暗示想要寻求一种解脱或寄托。
  6. 时有疏萤度:萤火虫偶尔出现,象征孤独的环境与内心的寂寞。
  7. 多谢月相怜:月亮仿佛对作者的孤独表示同情。
  8. 今宵不忍圆:今晚的月亮不愿圆满,暗示心中的遗憾与孤独。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起来临绣户,时有疏萤度”,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拟人:月亮被赋予情感,显示了作者的内心情感与自然的互动。
  • 象征:月亮和萤火虫都象征着孤独与期盼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秋天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孤独、愁苦的深刻体验,展现了女性特有的柔情与感知。诗中流露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形成了强烈的情感对比。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亭水榭:象征着宁静、幽静的环境,与内心的孤独形成对比。
  • 凤帏:代表女性的内心世界,暗示孤独与渴望。
  • 月亮:象征团圆与美好,但在此却是孤独的见证者。
  • 萤火虫:象征着微弱的光亮,代表希望与孤独的交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凤帏”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美丽的风景
    • B. 女子的内心世界
    • C. 秋天的气候
  2. 诗中提到的“疏萤”象征着什么?

    • A. 希望
    • B. 孤独
    • C. 爱情
  3. 作者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喜悦
    • B. 愁苦与孤独
    • C. 愤怒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朱淑真的《菩萨蛮》和李清照的《如梦令》均表现了女性的内心情感,但朱淑真的作品更加注重孤独与愁苦,而李清照则在愁苦中透出对往昔的怀念与追思。两者在情感的细腻表达上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宋词选》:对朱淑真及其作品的详细分析。
  • 《中国古代文学史》:提供关于宋代文学背景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