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野外
作者: 王令 〔宋代〕
绿野爱平宽,偶来或永叹。
村儿骇车马,野犬吠衣冠。
乱草无闲地,斜阳有去鞍。
良田半蹊径,始信直行难。
白话文翻译:
在这广阔的绿野上,我爱它的平坦宽广,偶尔来此,心中不禁长叹。
村庄里,马车经过,村民感到惊恐,野狗对着穿着华丽衣服的人吠叫。
杂草丛生,根本没有空闲的地方,夕阳西下,映照着马鞍的轮廓。
良田只有一条半开的道路,才开始相信,直行是多么的艰难。
注释:
- 绿野:广阔的田野。
- 永叹:长久地叹息。
- 骇:惊恐、害怕。
- 衣冠:指穿着华丽的人。
- 乱草:杂草丛生,生长得杂乱。
- 斜阳:夕阳,西下的太阳。
- 去鞍:马鞍,指马鞍的轮廓或形状。
- 良田:肥沃的田地。
- 蹊径:小路,通常是通往良田的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令,字子安,号白云,宋代诗人,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他的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观,并常通过自然与人情的结合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北宋时期,社会动荡,农民生活困苦。王令通过描绘自然景观与乡村生活,表达对土地的热爱和对人世沧桑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野外》描绘了一幅宽广的田野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致观察,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与对人世间困扰的思考。开篇“绿野爱平宽”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喜爱,宽广的田野让人心旷神怡。然而,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将视角转向人们的生活,描绘了村庄中农民对外来事物的恐惧和生活的艰辛。尤其是“村儿骇车马,野犬吠衣冠”,通过对比,展现出乡村与城市之间的差距和矛盾。
“乱草无闲地,斜阳有去鞍”则传达了一种沉重的情感,夕阳虽美,却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而最后两句“良田半蹊径,始信直行难”更是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提升到哲学的高度,表达出在生活的道路上,直行并非易事,充满了各种挑战与艰辛。
整首诗在描绘自然与乡村生活的同时,流露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展现了王令诗歌的独特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绿野爱平宽”:诗人赞美广阔和平坦的田野,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
- “偶来或永叹”:偶尔来到此地,心中不由得长叹,暗示对生活的感慨。
- “村儿骇车马”:村庄的人们见到外来车辆感到惊恐,反映出乡村的闭塞与无知。
- “野犬吠衣冠”:野狗对穿着华丽衣服的人吠叫,象征着外来者与乡村的隔阂。
- “乱草无闲地”:杂草丛生,表明荒废的土地,反映出农民生活的困境。
- “斜阳有去鞍”:夕阳下的马鞍,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良田半蹊径”:肥沃的田地只有一条不完整的小路,象征着前行的艰难。
- “始信直行难”:开始相信在生活的道路上直行是多么的困难。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田野比作宽广的空间,象征着自由与希望。
- 拟人:野犬吠叫,赋予动物以人的情感,强调人与自然的对立。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形成和谐的音韵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与乡村生活,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热爱以及对生活艰难的感悟,体现了对人世沧桑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绿野:象征着自然的广袤与开放。
- 村庄:代表了乡村生活的简单与闭塞。
- 夕阳: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良田:象征着希望与生机,但同时也暗示着生活的艰难。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骇”字,意思是:
- A. 高兴
- B. 惊恐
- C. 疲惫
- D. 忧伤
-
“乱草无闲地”主要表达了:
- A. 自然的美丽
- B. 生活的困境
- C. 乡村的繁荣
- D. 时间的流逝
-
诗人对乡村生活的态度是:
- A. 赞美
- B. 失望
- C. 适应
- D. 忽视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李白的《静夜思》
诗词对比: 王令的《野外》与陶渊明的《饮酒》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但王令更加强调了乡村生活的困境,而陶渊明则更多地表现了隐逸生活的理想与追求。两者在主题上虽有相似之处,但情感基调和表达方式却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词研究》
- 《王令诗文选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