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赠束孝先》
时间: 2025-01-06 04:34:0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再赠束孝先
作者: 王令
玉缺见不挠,剑折佑真刚。
张目不见心,人固未易量。
念我未知子,徒知外观望。
安识子所怀,赤日包白光。
去去终我身,两两无想忘。
纵予道路忧,骨尚付子藏。
白话文翻译:
将这首诗翻译为白话文如下:
即使玉石缺失也不会动摇志向,即使宝剑折断也能保护真理。
睁大眼睛却无法看见内心,人世间的事情本就难以衡量。
思念我却不认识你,只是徒然地向外观望。
如何能了解你心中所怀,犹如赤日照耀着白光。
我最终会离去,彼此都将无所思无所念。
即使我心中忧虑重重,骨骼依然托付给你藏匿。
注释:
字词注释:
- 玉缺:指玉器的缺损,象征着志向或理想的受挫。
- 剑折:指宝剑折断,象征着力量或保护的丧失。
- 张目:睁大眼睛,形容努力去看却无所获。
- 安识:怎么能知道,表示难以理解。
- 赤日包白光:形容阳光普照,象征真理的光芒。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直接引用古典典故,但其意象和情感可以类比于许多古代诗词中的志向、理想与友谊的主题,展示了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与距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令,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诗歌常常涉及哲理和情感,表达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友人的深切关怀。
创作背景:
《再赠束孝先》是王令赠给友人的诗,体现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流露出对友人内心的关怀与理解,同时也表现出对自身处境的反思。
诗歌鉴赏:
《再赠束孝先》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诗。全诗以玉和剑作为引子,象征着理想与力量的象征,表达了诗人对生活中遭遇挫折的思考。诗中“玉缺见不挠,剑折佑真刚”一句,展示了即使在逆境中,内心的坚定与不屈。接着,诗人通过“张目不见心”表达了人与人之间沟通的困难,强调了内心世界的复杂与难以被他人理解。
在“念我未知子,徒知外观望”中,诗人流露出对友人的关怀和对彼此内心世界的渴望理解,但又感到无能为力。后面“安识子所怀,赤日包白光”则用赤日的光辉比喻真理和情感的光明,虽然人心难测,但真情依然存在。最后几句“去去终我身,两两无想忘”表达了对未来的淡淡忧虑,以及对友人忠诚的寄托。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层次,展现了王令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玉缺见不挠:即使玉石缺损也不会动摇我的志向。
- 剑折佑真刚:即使宝剑折断也能保护真理的坚定。
- 张目不见心:即使我睁大眼睛,却无法看清内心的真实。
- 人固未易量:世间的事物本就难以衡量。
- 念我未知子:思念我却对你并不了解。
- 徒知外观望:只是徒然地向外观望而已。
- 安识子所怀:怎么能知道你心中所想?
- 赤日包白光:犹如阳光普照,象征着真理和情感。
- 去去终我身:我终将离去。
- 两两无想忘:彼此都将无所思无所念。
- 纵予道路忧:即使我心中忧虑重重。
- 骨尚付子藏:我的骨骼仍然托付给你藏匿。
修辞手法:
- 比喻:玉和剑分别比喻理想和力量。
- 对仗:诗句之间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赤日象征真理,表达了希望与光明。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对理想的追求,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人在反思自身的同时,也渴望与友人之间的理解与共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玉:象征理想与纯洁。
- 剑:象征力量与保护。
- 赤日:象征真理与光明。
- 白光:象征清晰与明亮的内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玉”象征什么?
- A. 友情
- B. 理想
- C. 财富
- 答案:B
-
“张目不见心”这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失落
- B. 无能为力
- C. 快乐
- 答案:B
-
诗人在最后表达了对未来的什么情感?
- A. 无奈
- B. 忧虑
- C. 幸福
-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赠友人》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王令的《再赠束孝先》与李白的《赠友人》都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与人生的思考,但王令更加强调内心的复杂与人际关系的难以把握,而李白则倾向于豪放与洒脱的表达,展现了不同的诗风与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王令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