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夕》

时间: 2025-01-01 15:45:21

元夕不作会,莲灯相照明。

影光严铁马,欢噪合金城。

发策闷如醉,中庭空自行。

月娥云镜暗,樽酒为谁倾。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元夕不作会,莲灯相照明。影光严铁马,欢噪合金城。发策闷如醉,中庭空自行。月娥云镜暗,樽酒为谁倾。

白话文翻译:

元宵节不再聚会,莲花灯光明亮照耀。影子和光芒映照着严阵以待的铁马,欢声笑语汇聚在金色的城池。头发散乱,心情如醉般烦闷,中庭空荡荡地独自游走。月亮如同嫦娥,云朵像镜子一样暗淡,酒杯倾倒又是为了谁?

注释:

  • 元夕:指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传统节日。
  • 莲灯:一种用莲花形状的灯笼,常在元宵节时点亮。
  • 影光:影子与光影的结合,暗示夜晚的景象。
  • 铁马:比喻骑兵,表示战斗的气氛。
  • 欢噪:欢声笑语,形容热闹的场面。
  • 发策:形容头发凌乱,心绪烦闷。
  • 月娥:指嫦娥,月亮女神。
  • 樽酒:酒杯,古代常用的酒器。

典故解析:

  • 嫦娥奔月:传说中嫦娥因服用不死药而飞升月宫,成为月神,常与孤独和思念相关。
  • 金城:可能指代某种繁华的地方,象征热闹与富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薛季宣,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以写景抒情见长,其作品多表现对社会和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元宵节,反映了当时的节日气氛与个人的孤独感,可能因社会动荡或个人遭遇而感到失落。

诗歌鉴赏:

《元夕》是一首描写元宵节的古诗,诗中通过描绘元宵节的热闹与个人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充满了淡淡的忧伤。开头两句提到“元夕不作会,莲灯相照明”,原本应该是欢聚一堂的节日,然而诗人却感受到一种缺席的孤独。接下来的“影光严铁马”一方面描绘了夜色中的景象,另一方面也暗示了战争与动荡的背景,给人一种紧张的氛围。

“欢噪合金城”则表现出节日的热烈,但诗人在“发策闷如醉”中流露出内心的沉重,无奈与烦闷交织。最后几句通过月亮与酒的意象,进一步强调孤独与无奈:“月娥云镜暗,樽酒为谁倾”,酒杯倾倒,似乎在问:这份孤独的情感又能够与谁分享呢?

整首诗在节日的喧闹与个人的孤独之间进行对比,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具有深刻的哲理意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元夕不作会:在元宵节这个团圆的日子里,却没有聚会,暗示孤独感。
  2. 莲灯相照明:灯光明亮,营造出节日的氛围。
  3. 影光严铁马:影子和光芒交错,映照出紧张的战争气氛。
  4. 欢噪合金城:尽管欢声笑语在金色的城市中回荡,说明外界的热闹。
  5. 发策闷如醉:形容内心的烦闷与失落。
  6. 中庭空自行:徘徊在空荡的庭院中,表现孤独感。
  7. 月娥云镜暗:月亮与云朵的暗淡象征着诗人的失落。
  8. 樽酒为谁倾:酒杯倾倒,反映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修辞手法:

  • 对比:热闹的节日与个人的孤独形成强烈对比。
  • 意象:通过“莲灯”、“月娥”、“樽酒”等意象传达情感。

主题思想:

中心思想是对人生孤独感的思考,在欢庆的节日中,作者却感受到深深的孤独与无奈,反映了诗人对人情冷暖的感悟。

意象分析:

  • 莲灯:象征节日的光明与希望。
  • 铁马:暗示战争或困境,代表社会动荡。
  • 月娥:象征孤独与思念,联系到嫦娥的传说。
  • 樽酒:表达寻找慰藉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元夕指的是哪个节日?

    • A. 端午节
    • B. 元宵节
    • C. 中秋节
  2. 诗中提到的“莲灯”象征什么?

    • A. 战争
    • B. 光明与希望
    • C. 孤独
  3. 诗人在哪个句子中表现出内心的烦闷?

    • A. 月娥云镜暗
    • B. 欢噪合金城
    • C. 发策闷如醉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生查子·元夕》(欧阳修)
  • 《青玉案·元夕》(辛弃疾)

诗词对比:

  • 《青玉案·元夕》与《元夕》在节日气氛和孤独感的表现上有相似之处,但辛弃疾的词更为豪放,表现出浓厚的个人情感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