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石守游》
时间: 2025-01-14 16:37:0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同石守游
--- 周敦颐
朝市谁知世外游,
杉松影里入吟幽。
争名逐利千绳缚,
度水登山万事休。
野鸟不惊如得伴,
白云无语似相留。
傍人莫笑凭阑久,
为恋林居作退谋。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在喧嚣的市场中,谁能理解那世外桃源的悠闲游乐呢?在杉松的影子下,吟诵着清幽的诗句。争名逐利的人被无形的绳索束缚,渡过河流,攀登高山,一切都已停止。野鸟在身边飞翔,似乎让我有了伴侣;白云静静飘过,似乎在与我默默相伴。旁人不要嘲笑我在栏杆边徘徊太久,因为我在为自己的林居生活计划退隐的策略。
注释:
- 朝市:指日间的集市,象征繁忙的社会生活。
- 世外游:意指隐居于世外,享受清幽的生活。
- 杉松:常见的树木,象征坚韧与长寿。
- 千绳缚:比喻社会中人们为了名利而受到束缚。
- 度水登山:形容困扰于世俗事务。
- 傍人莫笑:劝慰他人不要取笑自己追求安静的生活。
- 退谋:隐退的计划。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周敦颐(1017年-1073年),字茂叔,号濂溪,宋代著名的理学家、诗人。他是儒学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周敦颐的诗歌多表现道德理想与自然哲理,具有浓厚的哲学色彩。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周敦颐晚年,正值社会动荡,诗人对儒家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矛盾使他更倾向于隐逸的生活,诗中流露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及对名利的厌倦。
诗歌鉴赏:
《同石守游》通过清新的自然意象和质朴的语言,展现了周敦颐对隐逸生活的深切向往。诗人在开篇通过“朝市”与“世外游”的对比,表达了对喧嚣世俗的厌倦。随着诗行的深入,杉松的影子为诗人营造了一个宁静的吟咏环境,展现出一种“入吟幽”的情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争名逐利千绳缚”一句,以生动的比喻揭示了世俗名利对人的束缚,诗人在此表达了对世俗繁华的批判与对自由的渴望。随后的“野鸟不惊如得伴,白云无语似相留”则进一步描绘了自然界的和谐美好,诗人在此与自然融为一体,感受到一种超然的宁静和满足感。
结尾的“傍人莫笑凭阑久,为恋林居作退谋”则是对他人嘲笑的回应,诗人坚定自己的选择,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坚定追求。这首诗在形式上采用了对仗工整的手法,情感上则流露出一种深邃的哲思与内省,是周敦颐哲学思想与艺术创作的完美结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朝市谁知世外游:喧嚣的市场中,谁能理解那隐世的游乐?
- 杉松影里入吟幽:在杉松的影子下,吟咏着幽静的诗句。
- 争名逐利千绳缚:追求名利的人被无形的绳索束缚。
- 度水登山万事休:渡过河流,攀登高山,世俗事务已无所依。
- 野鸟不惊如得伴:野鸟飞翔,不惊动我,宛如有伴侣。
- 白云无语似相留:白云无言,似乎在默默陪伴。
- 傍人莫笑凭阑久:旁人不要嘲笑我在栏杆边徘徊太久。
- 为恋林居作退谋:因为我在为隐居的生活做打算。
修辞手法:
- 比喻:“争名逐利千绳缚”中“千绳”比喻名利的束缚。
- 拟人:“白云无语似相留”赋予白云以人的情感。
- 对仗:整首诗的结构工整,句与句之间有明显的对仗。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名利的反思,展现了他在喧嚣中追求内心宁静的决心和智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朝市:象征繁忙和喧嚣的世俗生活。
- 杉松:象征长寿与坚韧,寄托诗人的向往。
- 野鸟:象征自由与自然的陪伴。
- 白云:象征恬淡与宁静,体现诗人与自然的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朝市”主要象征什么?
- A. 宁静
- B. 繁忙的世俗生活
- C. 自然
-
“白云无语似相留”中白云的意象象征什么?
- A. 孤独
- B. 和谐与陪伴
- C. 冷漠
-
诗人对名利的态度是:
- A. 渴望追逐
- B. 厌倦与反思
- C. 无所谓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饮酒》——陶渊明
- 《归园田居》——陶渊明
诗词对比:
- 周敦颐的《同石守游》与陶渊明的《饮酒》都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周敦颐的诗更加强调与自然的和谐,而陶渊明则更注重田园生活的简单与淳朴。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周敦颐生平与思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