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咏一百首·梁丘据》

时间: 2025-01-01 14:34:57

国渐移田氏,人谁悟景公。

牛山两行泪,据与寡人同。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国渐移田氏,人谁悟景公。牛山两行泪,据与寡人同。

白话文翻译:

国家逐渐被田氏家族所控制,谁能够理解景公的苦衷呢?牛山上流下的两行泪水,和我心中的悲伤是一样的。

注释:

  • 国渐移田氏:指的是国家的权力逐渐被田氏家族所取代。田氏是指春秋时期的田氏家族,他们以权谋私,最终控制了齐国。
  • 人谁悟景公:景公是指齐国的景公,他在位时国家动荡,民众困苦。这里表达了对景公的同情,暗示他所承受的无奈和痛苦。
  • 牛山两行泪:牛山是一个地名,诗人通过牛山的泪水,象征着自己对国家沦落的悲痛心情。
  • 据与寡人同:这里的“据”是指“与”,表示同情与共鸣;“寡人”是古代君主自称,表现出谦逊和孤独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梦阮,号景斋,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经历了国破家亡的苦难。他的诗风多以豪放、慷慨著称,常常通过诗歌抒发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南宋时期,国家衰落、战乱频繁,诗人从历史的角度看待当时的社会现状,表达了对统治者的无奈与对百姓苦难的同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历史感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诗人通过对历史人物景公的描绘,揭示了当时国家权力的更迭与人民的苦难。开头两句“国渐移田氏,人谁悟景公”,直接点出国家的变迁与统治者的无奈,表现了诗人对景公的同情与对社会现状的深刻反思。接下来的“牛山两行泪”,则用意象化的手法,将个人的情感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使得悲痛之感更加深刻。最后一句“据与寡人同”,不仅表达了对景公的共鸣,也隐含了诗人自身的孤独与无力。整首诗在情感上表现出一种深沉的忧伤,既是对历史的感慨,也是对当下的反思,具有强烈的历史感和现实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国渐移田氏:表达了国家权力的衰退与转移,暗示了政治的腐败。
  2. 人谁悟景公:情感的转折,诗人对景公的苦楚感到无奈与孤独。
  3. 牛山两行泪:以自然景象映射内心情感,表现出对国家命运的悲痛。
  4. 据与寡人同:强调共情,表达了诗人与景公同样的悲苦。

修辞手法:

  • 比喻:牛山的泪水比喻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与痛苦。
  • 对仗:诗句之间的对比增强了情感的张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历史的视角,反映了国家的动荡与个人的无奈,表达了对统治者、对百姓苦难的深刻同情与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代表国家的命运与兴衰。
  • 田氏:象征着权力的更迭与腐败。
  • 牛山:自然意象,象征悲伤与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景公是哪个国家的统治者? A. 齐国
    B. 楚国
    C. 秦国
    D. 汉国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牛山”象征着____

  3. 判断题:诗人对景公的态度是完全的否定。 (对/错)

答案:

  1. A
  2. 悲伤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 张若虚
  • 《夜泊牛津》 - 王维

诗词对比:

  • 与《春江花月夜》的比较:两首诗都通过自然景象表达了个人情感,但《春江花月夜》更注重描绘自然之美,而《杂咏一百首·梁丘据》则侧重于社会现实的反思。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