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幕遮 其二 堆絮寄淇泉》

时间: 2025-01-01 12:57:34

柳丝长,榴萼吐。

梁燕双双,梁燕双双乳。

润逼薰垆衣楚楚。

过了黄梅,过了黄梅雨。

掩纹窗,开月户。

花影移云,花影移云母。

红药未开人便去。

记得花无,记得花无主。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柳丝长,榴萼吐。梁燕双双,梁燕双双乳。润逼薰垆衣楚楚。过了黄梅,过了黄梅雨。掩纹窗,开月户。花影移云,花影移云母。红药未开人便去。记得花无,记得花无主。

白话文翻译:

柳丝宛如长发,石榴花竞相开放。两只黄燕在梁上双双啼叫。轻柔的春风使得衣袂飘动,过了黄梅时节,过了连绵的雨水。关上花纹的窗户,打开明亮的月光之户。花影随着云朵的移动而波动。红色的花蕾未曾绽放,人却已离去。记得那无主的花儿,记得那无人关怀的花儿。

注释:

  • 柳丝:柳树的细长枝条,象征柔美。
  • 榴萼:指石榴花,盛开时的艳丽花瓣。
  • 梁燕:燕子在屋梁上筑巢,象征春天的来临。
  • 润逼:形容春风的温润,逼近衣衫。
  • 黄梅:指农历四月,正值梅子成熟时节;此时多雨。
  • 月户:指窗户,可以透出月光。
  • 红药:指红色花朵,象征美丽与生命。
  • 无主:花无主,暗指孤独和被遗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樊增祥(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擅长词曲,作品多以抒情见长,风格清新婉约。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春夏之交,作者通过描绘春日的自然景象,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与对离别的惆怅。诗中隐喻了人事的无常,情感的脆弱。

诗歌鉴赏:

《苏幕遮 其二 堆絮寄淇泉》以柳丝、榴花、燕子等春日意象开篇,传达出一幅生机盎然的画面。在春风的吹拂下,衣袂飘舞,令人感受到生命的活力。诗中对黄梅时节的描绘,既是对自然气候的写实,也隐喻了人生中的多变与无常。接着,诗人通过“掩纹窗,开月户”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内心的对比与反思——在美丽的春光中,内心却隐含着孤独与失落的情绪。

最后,诗的结尾“红药未开人便去”,更是加深了这一主题,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逝去时光的无奈。整首诗在细腻的描绘中融入了浓厚的情感,既有对春天的赞美,又有对人事变迁的感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是一首充满哲理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柳丝长,榴萼吐:描绘春日的景象,柳树的柔美与石榴花的热烈形成鲜明对比。
  • 梁燕双双乳:燕子成双成对,象征着春天的温馨与生活的乐趣。
  • 润逼薰垆衣楚楚:春风轻拂,带来温暖,衣物随之飘动,展现出一种优雅的气氛。
  • 过了黄梅,过了黄梅雨:时间的推移,黄梅季节的雨水似乎在提醒着人生的变迁。
  • 掩纹窗,开月户:窗户的开启与关闭,象征着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与遮掩。
  • 花影移云:花影随云朵的移动而变化,传达一种轻盈与流动的美感。
  • 红药未开人便去:美丽的花蕾尚未开放,便已有人离去,这暗示着对美好事物的失去。
  • 记得花无,记得花无主:无主的花象征着孤独与被遗忘,表达了对生命脆弱的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柳丝比作长发,表现了春日的柔美。
  • 拟人:花影随着云朵的移动,展现了自然的灵动。
  • 对仗:整首诗在音韵上和意象上均有对称,增加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春天的景象与个人情感的交织,探讨了生命的脆弱与无常,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逝去时光的惋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柳丝:象征柔情与生命的延续。
  • 榴萼:象征青春与美丽。
  • 梁燕:象征温暖的家庭与团聚。
  • 红药:象征希望与未来的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黄梅”指的是哪个季节?

    • A. 春天
    • B. 夏天
    • C. 秋天
    • D. 冬天
  2. 诗中的“红药”象征着什么?

    • A. 生命与美丽
    • B. 伤痛与悲伤
    • C. 失落与孤独
    • D. 成熟与丰收
  3. 诗中描绘的“梁燕”象征什么?

    • A. 孤独
    • B. 温暖的家庭
    • C. 生命的短暂
    • D. 自然的变化

答案:

  1. A. 春天
  2. A. 生命与美丽
  3. B. 温暖的家庭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温庭筠的《梦江南》

诗词对比:

樊增祥的《苏幕遮》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均以春天的景象为背景,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然而,李清照的作品更侧重于内心的情感变迁,而樊增祥则通过自然景象与情感的对比,展现出更为复杂的情感层次。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技巧》
  • 《樊增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