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幕遮》

时间: 2025-01-04 07:39:10

雨声多,梧叶坠,点点相思,点点相思泪。

贫里相如秋更累,得酒偏难,得酒偏难醉。

鼓三通,灯一穗。

入夜还愁,入夜还愁睡。

四壁寒虫心叫碎,梦也全无,梦也全无谓。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苏幕遮

雨声多,梧叶坠,
点点相思,点点相思泪。
贫里相如秋更累,
得酒偏难,得酒偏难醉。
鼓三通,灯一穗。
入夜还愁,入夜还愁睡。
四壁寒虫心叫碎,
梦也全无,梦也全无谓。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雨声频繁、梧桐叶落的秋天,勾起了相思之情,伴随着点滴的相思泪。生活贫困如秋日般无情,纵然想借酒消愁,却偏偏难以醉倒。鼓声响起,灯光微弱,入夜时分依旧愁肠百结,辗转难眠。四周寒虫的鸣叫让人心碎,连做梦的希望也无从寄托,真是毫无意义。

注释

  • 相如:指的是古代的相思之情,这里可能借指对爱人的思念。
  • 鼓三通:鼓声敲响三次,可能象征着时间的流逝或某种仪式。
  • 灯一穗:指微弱的灯光,形象地描绘了夜晚的孤寂。
  • 四壁寒虫:形象地表现了夜晚的寒冷和孤独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赵庆熹,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记录,但其诗词多以抒情为主,语言清新,情感细腻。其作品往往表达对生活的感受和对情感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词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生活困苦的时期,诗人通过细腻的描述传达内心的孤独与苦闷。

诗歌鉴赏

《苏幕遮》是一首充满凄楚情感的词作,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相思的深刻体验。开篇以“雨声多,梧叶坠”交代了自然环境的萧瑟,营造了一种忧伤的氛围。接着,诗人以“点点相思”形象地描绘了思念的细腻与苦痛,情感的表达极为真切。词中“贫里相如秋更累”一句,反映了生活的困苦与对美好爱情的渴望,令人心生怜惜。

随着“得酒偏难醉”的出现,诗人似乎试图通过酒来解愁,但又无奈地发现这样的解脱并不能如愿,反而加重了内心的孤寂。随后,“鼓三通,灯一穗”展现了夜晚的情景,鼓声似乎在催促着时间的流逝,而微弱的灯光又显得那么无力,进一步加深了夜的沉重感。

整首词在情感上具有很强的层次感,从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到对内心情感的剖析,诗人用简洁而深邃的语言,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尽的思念与孤独。最后一句“梦也全无,梦也全无谓”,更是将这种情感推向了高潮,表达了对未来无望的深切感慨。整首词以其清新而细腻的笔触,深刻地揭示了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雨声多,梧叶坠:描绘秋雨绵绵,梧桐叶子纷纷落下,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
  2. 点点相思,点点相思泪:细腻地表达了对爱人的思念,泪水点滴而下,情感真挚。
  3. 贫里相如秋更累:生活的贫困让人更加疲惫,暗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4. 得酒偏难,得酒偏难醉:虽想借酒消愁,却难以醉倒,表现出情感的无奈。
  5. 鼓三通,灯一穗:夜幕降临,鼓声响起,孤独的灯光映照着内心的烦恼。
  6. 入夜还愁,入夜还愁睡:夜深人静,愁绪依旧,难以入睡,反复强调内心的苦闷。
  7. 四壁寒虫心叫碎:四周寒虫的鸣叫让人心碎,进一步渲染孤独的氛围。
  8. 梦也全无,梦也全无谓:连做梦的希望都没有,感到生活的毫无意义。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梧叶坠”比喻离愁别绪,富有诗意。
  • 拟人:寒虫的鸣叫如同在诉说着诗人的心情,使情感更加生动。
  • 对仗:如“点点相思,点点相思泪”展示了词人的语言技巧与情感的交融。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对秋雨、孤灯、相思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爱情的渴望,反映了在困苦生活中对美好未来的无奈与失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雨声:象征着忧伤与思念,常与孤独相伴。
  • 梧叶:代表着季节的变迁与离别之苦。
  • 灯光:象征希望与孤独,微弱的灯光映射出内心的无助。
  • 寒虫:传达出夜的寒冷与内心的孤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本词的主题是什么? a) 朋友间的友情
    b) 对爱情的思念
    c) 自然景观的描写

  2. “得酒偏难醉”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轻松愉快
    b) 无奈与失望
    c) 愤怒与悲伤

  3. 诗中提到的“鼓三通”象征什么? a) 时间的流逝
    b) 快乐的时光
    c) 友情的交流

答案

  1. b) 对爱情的思念
  2. b) 无奈与失望
  3. a) 时间的流逝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纳兰性德《木兰花慢》

诗词对比

  1.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描绘了思念之情,但更加细腻、柔美。
  2. 纳兰性德的《木兰花慢》则在对情感的表达上更加豪放,但也有着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文学中的情感表达》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