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厌看家园桃李春,
踏青行遍四山村。
芳菲看尽还归看,
看得园花特地新。
白话文翻译
我厌烦了家园中桃李盛开的春天,
于是踏青游历了四周的山村。
看尽了繁花似锦,最终还是回到家中,
在园中看到的花卉格外新鲜。
注释
- 厌看:厌倦观看。
- 桃李春:指桃花和李花盛开的春天,象征繁华。
- 踏青:春天外出游玩,踏青赏景。
- 芳菲:指花草的芬芳和繁盛。
- 园花:指自家庭院中的花朵。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诗中提到的“桃李春”暗示了春天的美好与繁荣,常被用作描绘春季景象的意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江西人,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他的诗风以清新自然著称,擅长描写山水田园,常有细腻的观察与独特的情感。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宋代,正值杨万里壮年时期,个人生活相对安定。诗中体现了对家乡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景色的陶醉,表现了诗人对四处游历与归家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单的四句,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家乡的依恋。开篇“厌看家园桃李春”,诗人已对家乡的景色感到厌倦,暗示了春天的美丽已成常态,缺乏新意。而“踏青行遍四山村”则展现了诗人积极的探索精神,他在自然中寻找新鲜感,走遍山村,体验不同的风景和生活。
然而,尽管经历了各种美丽的风景,诗人最终选择回到家中。“芳菲看尽还归看”表达了即便看尽了外面的繁华,仍然觉得家中的花朵特别新鲜,这种对家园的深厚情感令人感动。最后一句“看得园花特地新”不仅是对家中花朵的赞美,也象征着心灵的归宿与宁静。
整首诗在简洁的语言中传达出深厚的情感,展现了人们在游历与归乡之间的矛盾与抉择,体现了对自然美的珍视和对家园的珍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厌看家园桃李春:诗人对家乡桃李花开感到厌倦,表现出一种对熟悉景色的疲惫。
- 踏青行遍四山村:诗人决定出游,体验不同的自然风光。
- 芳菲看尽还归看:尽管游历过许多美丽的地方,最终还是选择回家。
- 看得园花特地新:在家中看到的花朵依旧新鲜,反映了对家乡的深厚感情。
修辞手法:
- 对比:家乡的熟悉与外面的新奇形成对比,增强了归属感。
- 拟人:花朵被赋予“新鲜”这一形容,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情感细腻。
主题思想:主题在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对家乡的热爱。诗人通过对春天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同时也反映出对家园的依恋。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桃李:象征春天的繁华与美好,常被用来比喻青春。
- 踏青:代表春游与探索的活动,象征对生活的热爱。
- 芳菲:盛开的花草,象征自然的美丽与生命的活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厌倦了哪种季节的景象? A. 冬天
B. 夏天
C. 桃李春
D. 秋天 -
诗人最终选择了回到哪里? A. 山村
B. 家中
C. 河边
D. 城市 -
“芳菲看尽还归看”中“芳菲”的含义是? A. 风景
B. 花草的芳香
C. 春天
D. 游历
答案:
- C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对故国的思念。
- 王维《山居秋暝》:表现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诗词对比:
- 杨万里的《与子仁登天柱冈》与王维的《鹿柴》,两者均描绘自然景色,但前者更强调归乡情怀,而后者则体现出对山水的深情眷恋,展示了不同的情感基调和风格。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杨万里诗文全集》
- 《宋代诗人研究》
这些资料将帮助读者深入理解杨万里及其作品的背景、风格与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