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山杂吟》

时间: 2025-01-19 13:22:21

山川《禹贡》记嵎夷,刘豫更名竟不移。

好古犹寻羲仲宅,多文久废李斯碑。

槎无童女求瑶草,户有耆氓织檿丝。

莫以鱼盐卑相业,烝民利赖到今兹。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福山杂吟
作者: 潘相 〔清代〕

山川禹贡记嵎夷,
刘豫更名竟不移。
好古犹寻羲仲宅,
多文久废李斯碑。
槎无童女求瑶草,
户有耆氓织檿丝。
莫以鱼盐卑相业,
烝民利赖到今兹。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山川的历史和人文景观。诗人提到的“禹贡”是古代中国的地域划分,描述了与“厎夷”有关的山川;刘豫的名字虽然改变但依然不移,说明历史的延续。诗人怀念古代的贤人,希望能找到羲仲的居所;而李斯的碑刻却在时间的长河中渐渐被遗忘。诗中提到的“槎无童女求瑶草”表现了一种失落的遗憾,而“户有耆氓织檿丝”则展现了民众的辛勤生活。最后一句提醒人们不要小看以鱼盐为业的卑微工作,因为民众的生活依赖于这些。

注释:

  • 禹贡:指的是大禹治水后对中国古代地区的划分。
  • 厎夷:古地名,指代一些地区的山川。
  • 羲仲:传说中的古代圣贤,可能指的是伏羲。
  • 李斯:秦朝的著名政治家,曾立碑记载历史。
  • :古代的木筏,象征着出行和艰难。
  • 童女:指年轻的女子。
  • 耆氓:年长的农民,表示民间的普通百姓。
  • 檿丝:一种植物纤维,用于织布。
  • 鱼盐:代表低贱的生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潘相,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作品多以抒情和咏史为主,具有浓厚的古典风格。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清代,时代背景中社会变迁迅速,古代文化的传承受到了冲击。诗人通过对古代贤人的怀念,表达对历史的敬畏和对传统文化的珍视。

诗歌鉴赏:

《福山杂吟》是一首富有历史感的诗作,潘相通过描绘山川和人文历史,传达了对古代文化的尊重与怀恋。诗中的“禹贡”与“刘豫”不仅仅是地名与人名,更是历史延续的象征,强调了历史和文化的根基。诗人对古代贤人的追寻,反映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向往和对现代社会的思考。

诗中的意象丰富,既有自然景观的描绘,也有社会生活的反映,“槎无童女求瑶草”表达了对纯真与美好的渴望,而“耆氓织檿丝”则体现了劳动人民的生活情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最后一句“莫以鱼盐卑相业”更是深刻地提醒人们,任何职业都有其价值,民众的生计与社会的繁荣息息相关。

整首诗在结构上严谨,语言上典雅,展现了清代诗人的传统文化素养和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山川禹贡记嵎夷:描绘了与古代地理划分相关的山川,表现历史的厚重感。
  2. 刘豫更名竟不移:提到刘豫的名字变化,象征历史的延续性。
  3. 好古犹寻羲仲宅:表达对古人居所的向往,反映怀古情怀。
  4. 多文久废李斯碑:李斯的碑刻被遗忘,象征文化的衰退与流失。
  5. 槎无童女求瑶草:意象中夹杂着失落与对美好的向往。
  6. 户有耆氓织檿丝:展现普通百姓的生活,表现了劳动的美。
  7. 莫以鱼盐卑相业:强调了鱼盐生意的价值,反映社会底层的生存智慧。
  8. 烝民利赖到今兹:结尾总结,民众的生计与社会的繁荣息息相关,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槎无童女”和“户有耆氓”,形成鲜明对比。
  • 隐喻:如“瑶草”象征理想与美好。
  • 排比:在情感表达上增强了诗句的力量与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历史与文化的尊重,对古代贤人的怀念,以及对当下社会生活的深刻思考,表现出诗人对传统文化的珍视与对民众生活的关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川:象征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积淀。
  • 瑶草:象征理想和美好的追求。
  • 耆氓:代表普通百姓,反映社会的真实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潘相是哪一时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清代
    D. 明代

  2. “槎无童女求瑶草”中的“瑶草”象征什么? A. 劳动
    B. 理想与美好
    C. 传统文化
    D. 社会底层

  3. 诗中的“莫以鱼盐卑相业”强调了什么? A. 鱼盐行业的重要性
    B. 传统文化的价值
    C. 历史的延续
    D. 对古人的怀念

答案:

  1. C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韩愈
  • 《登高》 - 杜甫

诗词对比:

  • 《登高》与《福山杂吟》比较:两首诗都涉及对历史的反思,但《登高》更多地表现了诗人的个人情感与时局的悲哀,而《福山杂吟》则侧重于对古代文化的敬仰和对民生的关注。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传》
  • 《中国古代诗歌史》
  • 《唐诗三百首》
  • 相关研究论文与评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