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画士刘信可 其一》

时间: 2025-01-07 22:05:41

毛颖摧锋入墨池,白云窗下展乌丝。

乘君袖里孤山月,写尽横斜竹外枝。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毛颖摧锋入墨池,白云窗下展乌丝。乘君袖里孤山月,写尽横斜竹外枝。

白话文翻译:

毛笔尖锐如锋,浸入墨池之中,白云飘过的窗下,展开了乌黑的丝绢。借助你袖中孤山的月光,描绘出竹子横斜的枝条。

注释:

  • 毛颖:指毛笔的笔尖。
  • 摧锋:形容笔尖锐利如锋。
  • 墨池:指盛墨的容器。
  • 白云窗下:形容环境清幽。
  • 乌丝:指黑色的丝绢,这里指画纸。
  • 孤山月:指孤山上的月光,孤山在杭州西湖附近,这里可能指诗人想象中的景象。
  • 横斜竹外枝:指竹子的枝条横斜伸展的样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谢枋得(1226-1289),字君实,号梅溪,南宋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山水田园,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这首诗是赠给画师刘信可的,表达了对画师技艺的赞赏和对自然美的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谢枋得赠给画师刘信可的,可能是为了表达对刘信可画艺的赞赏,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毛笔作画的场景,展现了画师的高超技艺和对自然美的追求。首句“毛颖摧锋入墨池”形容毛笔尖锐如锋,浸入墨池之中,形象生动地描绘了作画的开始。次句“白云窗下展乌丝”则描绘了作画的环境,白云飘过的窗下,展开了乌黑的丝绢,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后两句“乘君袖里孤山月,写尽横斜竹外枝”则借助孤山的月光,描绘出竹子横斜的枝条,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毛颖摧锋入墨池”:形容毛笔尖锐如锋,浸入墨池之中,形象生动地描绘了作画的开始。
  • 次句“白云窗下展乌丝”:描绘了作画的环境,白云飘过的窗下,展开了乌黑的丝绢,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
  • 第三句“乘君袖里孤山月”:借助孤山的月光,描绘出画中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追求。
  • 末句“写尽横斜竹外枝”:描绘出竹子横斜的枝条,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毛颖摧锋”比喻毛笔尖锐如锋。
  • 拟人:“乘君袖里孤山月”将月光拟人化,仿佛是画师袖中的宝物。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通过描绘毛笔作画的场景,展现了画师的高超技艺和对自然美的追求。

意象分析:

  • 毛颖:象征着画师的技艺。
  • 墨池:象征着创作的源泉。
  • 白云窗下:象征着清幽的环境。
  • 孤山月:象征着自然美和隐逸生活。
  • 横斜竹外枝:象征着自然美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毛颖”指的是什么? A. 毛笔的笔尖 B. 毛笔的笔杆 C. 毛笔的笔套 D. 毛笔的笔帽

  2. 诗中的“孤山月”象征着什么? A. 城市的繁华 B. 自然美和隐逸生活 C. 战争的残酷 D. 社会的腐败

  3. 诗中的“横斜竹外枝”描绘了什么? A. 竹子的枝条横斜伸展的样子 B. 竹子的根部 C. 竹子的叶子 D. 竹子的主干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题西林壁》:同样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王维的《山居秋暝》:描绘了山水田园的宁静美,与谢枋得的诗风相近。

诗词对比:

  • 苏轼的《题西林壁》与谢枋得的《赠画士刘信可》: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追求,但苏轼的诗更多地体现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谢枋得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风。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包括谢枋得在内的多位诗人的生平和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