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儒医陈西岩》

时间: 2025-01-07 22:49:29

株苓桔梗最为奇,药笼书囊用有时。

莫把眼前穷达论,要知良相即良医。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赠儒医陈西岩

株苓桔梗最为奇,药笼书囊用有时。 莫把眼前穷达论,要知良相即良医。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株苓和桔梗是最为奇妙的药材,药笼和书囊在适当的时候使用。 不要只看眼前的贫穷或显达来评断,要知道优秀的宰相就是优秀的医生。

注释

字词注释:

  • 株苓: 一种药材,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 桔梗: 一种药材,常用于治疗咳嗽和呼吸道疾病。
  • 药笼: 存放药材的容器。
  • 书囊: 存放书籍的袋子,这里比喻知识和智慧。
  • 穷达: 贫穷和显达,指人生的不同境遇。

典故解析:

  • 良相即良医: 这句话暗示了宰相和医生都需要具备同样的智慧和能力,能够解决国家和人民的疾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谢枋得(1226-1289),字君直,号叠山,南宋末年著名诗人、文学家。他的诗歌多反映社会现实,表达忧国忧民之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谢枋得赠给一位名叫陈西岩的儒医的。诗中赞扬了陈西岩的医术和学识,并强调不应仅以物质财富来评断一个人的价值。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药材和书囊的比喻,展现了作者对陈西岩医术和学识的赞赏。诗中“株苓桔梗最为奇”一句,既是对药材的赞美,也隐喻了陈西岩医术的高超。而“药笼书囊用有时”则进一步强调了知识和智慧在适当时候的重要性。最后两句“莫把眼前穷达论,要知良相即良医”则是对社会价值观的深刻反思,提醒人们不应仅以物质财富来评断一个人的价值,而应看到其内在的智慧和能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株苓桔梗最为奇: 赞美药材的神奇功效,隐喻陈西岩医术的高超。
  2. 药笼书囊用有时: 强调知识和智慧在适当时候的重要性。
  3. 莫把眼前穷达论: 提醒人们不应仅以物质财富来评断一个人的价值。
  4. 要知良相即良医: 强调智慧和能力的重要性,无论是在政治还是医学领域。

修辞手法:

  • 比喻: 通过药材和书囊的比喻,展现了作者对陈西岩医术和学识的赞赏。
  • 对仗: “株苓桔梗”与“药笼书囊”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强调知识和智慧的重要性,不应仅以物质财富来评断一个人的价值。通过药材和书囊的比喻,作者赞扬了陈西岩的医术和学识,并提醒人们应看到其内在的智慧和能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株苓: 清热解毒的药材,象征医术的高超。
  • 桔梗: 治疗咳嗽的药材,象征医术的全面。
  • 药笼: 存放药材的容器,象征医术的实践。
  • 书囊: 存放书籍的袋子,象征学识和智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株苓”和“桔梗”是什么? A. 药材 B. 食物 C. 植物 D. 动物 答案: A

  2. 诗中的“药笼书囊”比喻什么? A. 医术和学识 B. 财富和地位 C. 政治和军事 D. 艺术和文学 答案: A

  3. 诗的最后一句“要知良相即良医”表达了什么意思? A. 宰相和医生都需要智慧 B. 宰相和医生都需要财富 C. 宰相和医生都需要权力 D. 宰相和医生都需要地位 答案: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通过草原的意象,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告别。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与谢枋得的《赠儒医陈西岩》: 两者都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但杜甫的诗更多是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而谢枋得的诗则是通过药材和书囊的比喻。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 收录了谢枋得的多首诗歌,对其诗歌进行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宋代文学史》: 对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进行了全面的介绍,有助于理解谢枋得诗歌的背景和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