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过严陵滩将谒祠登台舟人夜解及明已远至桐》
时间: 2025-01-20 00:39:5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舟过严陵滩将谒祠登台舟人夜解及明已远至桐
——苏辙
扁舟匆草出山来,惭愧严公旧钓台。
舟子未应知此恨,梦中飞楫定谁催。
严公钓濑不容看,犹喜桐君有故山。
多病未须寻药录,従今学取衲僧闲。
白话文翻译
小舟匆匆驶出山来,心中惭愧于严公的旧钓台。
船夫大概不知道我的这份怨恨,梦中划桨的定是谁在催促呢?
严公钓鱼的地方不容我去看,然而我仍然欢喜桐君有故乡。
我多病无须再寻药方,从今起要学会像僧人那样悠闲。
注释
- 扁舟:小舟,轻便的船只。
- 严公:指严子陵,著名的隐士和钓鱼者。
- 钓台:指严公钓鱼的地方。
- 舟子:船夫,指操舟的人。
- 飞楫:快速划桨,形容船行迅速。
- 桐君:指桐树,可能象征故乡或归属感。
- 衲僧:指穿僧衣的僧人,象征闲适的生活方式。
典故解析
- 严公钓鱼:严子陵是东汉末年的隐士,以钓鱼为生,象征一种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
- 桐君:桐树与故乡的联系,反映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依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由,号晦庵,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是苏轼的弟弟。他的诗词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常常表现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苏辙经过严陵时的感受,表达了他对严子陵的钓台的怀念与惭愧,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淡泊态度。
诗歌鉴赏
《舟过严陵滩将谒祠登台舟人夜解及明已远至桐》是一首抒情诗,诗人通过描写舟行的情景,表达了对严子陵的敬仰与对往昔的缅怀。开头“扁舟匆草出山来”,展现出一种急促的状态,既是对舟行的描述,也是对诗人内心情感的反映。紧接着,诗人表达了对严公的惭愧,显现出一种人对历史、对人物的敬仰与自愧。
“舟子未应知此恨,梦中飞楫定谁催”,这里的“舟子”代表着无知与自由,而“此恨”则是诗人心中对过去的遗憾与无法释怀。诗中通过“梦中飞楫”传达出一种超然的状态,仿佛在询问谁在推动这一切,表达出对命运的思考。
后两句则将诗人自己的状态与严公的生平结合,诗人虽然身患多病,却不再追求名利,而是希望过上如同僧人般悠闲的生活,这种态度反映出一种超脱与淡泊的哲学思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扁舟匆草出山来:小舟匆匆地驶出山来,表达了舟行的急促。
- 惭愧严公旧钓台:诗人对严公的钓台感到惭愧,表达了对伟大人物的敬仰。
- 舟子未应知此恨:船夫可能并不知道诗人心中的怨恨,暗示着世人的无知。
- 梦中飞楫定谁催:在梦境中划桨,似乎在思考是谁在驱动自己。
- 严公钓濑不容看:严公的钓鱼之地不能去看,表达出对过去的怀念。
- 犹喜桐君有故山:尽管不能看严公钓台,但仍然高兴桐树与故乡的联系。
- 多病未须寻药录:身患多病却不需要再寻求药方,隐喻对生活的态度。
- 従今学取衲僧闲:从今往后要学习僧人的闲适生活,表达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生活比作舟行,暗示人的生命旅程。
- 拟人:舟子在这里被赋予了人性化的特征,表现出对命运的无奈。
- 对仗:诗句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在于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生活态度的反思。诗人在描绘舟行的同时,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与对生活的淡泊态度,展现出一种哲学思考与人生感悟。
意象分析
- 扁舟:象征人生旅程的轻盈与匆忙。
- 严公钓台:象征历史的厚重与人文的积淀。
- 桐君:象征归属感与对故乡的依恋。
- 多病:象征人生的无常与脆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苏轼
B. 苏辙
C. 李白 -
“舟子未应知此恨”中的“恨”指的是什么?
A. 对船的怨恨
B. 对严公的怀念与遗憾
C. 对生活的不满 -
诗中的“桐君”象征什么?
A. 忍耐与坚持
B. 故乡与归属感
C. 名利与权力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舟过严陵滩》与《登高》对比:两首诗都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与对自然的敬仰,但《舟过严陵滩》更侧重于对历史人物的怀念,而《登高》则表现出对现实的无奈与对生命的哲思。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苏辙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