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道中作》

时间: 2025-01-20 00:34:03

河势东回今几年,浓阴满目尽桑田。

川原变化无终极,一气不为常寂然。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河北道中作
作者: 司马光

河势东回今几年,浓阴满目尽桑田。
川原变化无终极,一气不为常寂然。

白话文翻译:

这几年来,黄河的水流向东回转,眼前满目都是浓密的阴云,桑田的景象一片苍翠。河流与原野的变化没有尽头,万物的气息在这里不会常常保持宁静。

注释:

  • 河势:指河流的走势。
  • 浓阴:形容阴霾的天气,阴云密布。
  • 桑田:原指桑树生长的田地,后常用以形容变幻的自然景象。
  • 川原变化:指河流和原野的变化。
  • 一气:指大自然的气息。
  • 常寂然:常态下的宁静。

典故解析:

“桑田”一词出自《庄子·外物》,原意为桑树田地,寓意大自然的变化无常。诗中提到的“川原变化无终极”,体现了对自然变化深刻的感悟,反映出诗人对时间流逝与自然变迁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涑水,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哲学家、历史学家,与欧阳修、范仲淹并称。司马光以其史书《资治通鉴》闻名,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观。

创作背景:

《河北道中作》是司马光在游历河北时所作,诗中描绘了自然环境的变化,表现了对时光流逝和自然变迁的感慨与思考。这首诗作于北宋时期,背景复杂,社会动荡,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历史变迁的思索。

诗歌鉴赏:

《河北道中作》透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描写,折射出诗人对于生命、自然与历史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河势东回今几年”设定了时间的背景,表明河流的东回变化与时间的流逝关系密切。接着“浓阴满目尽桑田”描绘了阴云密布、桑田遍野的景象,暗示着大自然的变化与人世间的无常。最后两句“川原变化无终极,一气不为常寂然”中,诗人通过对川原景象的无尽变化和自然气息的宁静,表达了对生活的哲学思考,提醒人们珍惜眼前、思考历史。这首诗文笔简练,情感深邃,充分展现了司马光作为历史学家的敏锐观察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河势东回今几年:描绘河流的走势与时光的流逝,暗示自然的变化与人类生活的联系。
  2. 浓阴满目尽桑田:呈现一个阴暗的环境,桑田的意象增添了生命的气息,体现自然的繁茂与无常。
  3. 川原变化无终极:强调自然界的变化没有尽头,象征生活的无常与历史的流转。
  4. 一气不为常寂然:表述自然气息的变化,暗示即便在表面宁静下,也隐藏着动态的变化。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使用了对仗手法,如“河势东回”与“浓阴满目”形成对称。
  • 比喻:用“桑田”比喻自然的变化,充满生动形象。
  • 拟人:通过描述气息的变化,赋予自然以生命。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的变化和时间的流逝,表达了司马光对宇宙与历史的思考,体现了对生命的珍视与对时间的敬畏。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河流:象征时间与历史的流动。
  • 阴云:暗示人生的困扰与不确定性。
  • 桑田:象征生命的繁盛与变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河势”指的是哪个河流?

    • A. 黄河
    • B. 长江
    • C. 淮河
    • D. 珠江
  2. “浓阴满目尽桑田”中的“浓阴”主要指什么?

    • A. 阳光明媚
    • B. 阴云密布
    • C. 雨水丰沛
    • D. 风和日丽
  3. 诗中提到的“川原变化无终极”表达了什么思想?

    • A. 自然不变
    • B. 生命的无常
    • C. 人类的永恒
    • D. 时光的静止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之涣《登鹳雀楼》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较,杜甫通过对春天的描写表现了国破家亡的悲痛,而司马光则更侧重于自然的变化和哲学的思考,体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和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司马光全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唐宋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