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和呈莫仲篪》

时间: 2025-01-01 18:45:38

溪石绣苔绿,溪风飘晚凉。

坐久得自若,物外知谁忙。

渴饮竹泉冷,饥饭松花香。

春光忽云暮,□□□□阳。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溪石绣苔绿,溪风飘晚凉。
坐久得自若,物外知谁忙。
渴饮竹泉冷,饥饭松花香。
春光忽云暮,阳。

白话文翻译:

溪边的石头上覆盖着绿苔,溪水轻轻流淌,带来晚间的凉风。
我在这里静坐许久,心境自然安宁,世间的喧嚣与我无关。
口渴时饮用竹泉的清凉,饥饿时品尝松花的芬芳。
春天的光景转瞬即逝,天边却已渐渐暗淡。

注释:

  • 溪石:溪水旁的岩石。
  • 绣苔:形容苔藓如绣般美丽,表示生机。
  • 自若:心情自然、安逸。
  • 物外:指世俗的事物之外。
  • 渴饮:口渴时饮水。
  • 竹泉:竹子间流出的泉水,清凉甘甜。
  • 松花香:松树开花时散发的香气,意境清新。
  • 春光忽云暮:春天的光景转眼就要变得昏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质斋,字德甫,号高质,生活在宋代,诗人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见长,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表现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世俗喧嚣的超脱。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某个春季的傍晚,诗人身处幽静的溪边,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表达了对生活的淡泊和洒脱。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自然场景,展现了诗人高远的情怀和洒脱的生活态度。开头几句,通过“溪石绣苔绿”和“溪风飘晚凉”勾勒出一幅生动的春日黄昏图。清新的景色令人心旷神怡,仿佛能够闻到溪水的清香,感受到晚风的轻拂。诗人在此处静坐,忘却世间的喧嚣与繁忙,体现出一种与世无争的淡泊心态。

“渴饮竹泉冷,饥饭松花香”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对自然的依赖与享受。竹泉的清凉和松花的香气,不仅是物质上的满足,更是精神上的享受。诗人通过简单的饮食,表现出对大自然的深刻感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

最后一句“春光忽云暮,阳”则是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春天的美好总是短暂,正如人生的旅程,转瞬即逝。整首诗意境清新,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溪石绣苔绿:溪水旁的石头上长满了绿苔,描绘了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
  2. 溪风飘晚凉:晚风轻拂,带来凉爽,渲染出宁静的氛围。
  3. 坐久得自若:久坐于此,心境自然安宁,脱离尘世的纷扰。
  4. 物外知谁忙:在此安静时刻,世间的繁忙与我无关,表现出一种超然的态度。
  5. 渴饮竹泉冷:口渴时饮用清凉的竹泉,简单而快乐。
  6. 饥饭松花香:饥饿时品尝松花的香气,表现出对自然馈赠的感激。
  7. 春光忽云暮:春天的光景转瞬即逝,展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感叹。
  8. :意境留白,引发读者对春光和人生的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溪石与绣苔的美丽相提并论,增强了景物的生动性。
  • 对仗:如“渴饮竹泉冷,饥饭松花香”,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 留白:最后一句的“阳”留有余韵,给读者以思考空间。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热爱与向往,以及对世俗繁忙的超脱,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生命短暂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溪石:象征自然的坚韧与永恒。
  • 苔绿:生命的象征,表现出春天的生机。
  • 竹泉:清凉的泉水,象征纯净与清新的生活态度。
  • 松花香:代表自然的馈赠与丰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溪石绣苔绿”中“绣苔”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花
    B. 绿苔
    C. 假花
    D. 画作

  2. 诗人坐在溪边的感觉是? A. 繁忙
    B. 自然安宁
    C. 无聊
    D. 忧伤

  3. “渴饮竹泉冷”中,竹泉的特点是什么? A. 热
    B. 冷
    C. 咸
    D. 淡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王维的《鹿柴》同样描绘了自然的宁静,但更多地强调了山林的幽静与自然的和谐;而高质斋的《复和呈莫仲篪》则更注重溪水的流动与生活的简单,展现出一种淡泊的生活哲学。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诗词鉴赏》
  • 《高质斋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