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集》
时间: 2025-01-17 10:11:4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郁陶倦烦暑,爽豁逢萧辰。
开樽有欢伯,倾坐得嘉宾。
雕盘荐肥羜,宝刀脍霜鳞。
清谈屏世务,善谑到天真。
须言烛可继,莫诉杯行频。
至道谅在己,外物不关身。
白话文翻译
在酷热的夏季,心情感到疲倦不堪,恰好在这清爽的时节相聚。打开酒樽,欢快的朋友聚在一起,坐下时又遇到了好客的宾客。精美的盘子上摆放着肥美的羔羊肉,宝刀切割着鲜美的鱼鳞。清谈可以让人忘却世俗的烦扰,嬉笑打趣让人回归到纯真的状态。若要谈论,烛光可以继续燃烧,不必诉说酒杯的频繁更换。至理名言其实在于自己,外界的事物并不影响自身。
注释
- 郁陶:郁郁不乐,烦闷的样子。
- 萧辰:指清爽的时节,秋天的萧瑟。
- 欢伯:指快乐的朋友。
- 倾坐:坐下来,意指欢聚。
- 雕盘:精美的盘子,象征宴席的丰盛。
- 脍霜鳞:指用宝刀切割的新鲜鱼肉,暗示美味的食物。
- 清谈:指轻松愉快的谈话。
- 善谑:善于开玩笑,形容气氛轻松。
- 至道:至高的道理,真理。
- 外物:指外界的种种事物,强调内心的宁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胡宿,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生活中的琐事为题,表现出对友谊和生活的热爱。
创作背景:据说此诗作于一个夏日的聚会,诗人感受到酷暑的烦闷,但在与朋友的欢聚中,找到了内心的清爽与愉悦,表达了对这种聚会的赞美与对世俗烦恼的超脱。
诗歌鉴赏
《宴集》是一首颇具生活气息的诗,诗人在酷热的夏季中,尽管感到倦怠和烦闷,却在友人的聚会中找到了一种清爽与快乐。整首诗用生动的意象描绘了聚会的场景,表现出诗人对友情和生活的珍惜。
诗的开头,诗人用“郁陶倦烦暑”表明了因炎热天气而来的心情低落,接着转向“爽豁逢萧辰”,表示在好友的陪伴中,心情得到了极大的舒缓和放松。这种对比不仅展示了自然环境对人情绪的影响,也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结。
宴席上精美的食物如“雕盘荐肥羜”“宝刀脍霜鳞”更是为聚会增添了丰盛的气氛,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清谈屏世务,善谑到天真”则表达了在这样的氛围中,世俗的烦扰被暂时抛诸脑后,人与人之间的真诚交流和欢笑让人回归到最纯真的状态。
最后,诗人提到“至道谅在己,外物不关身”,显示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思考,真理和内心的宁静并不依赖外界的物质,而是源于自身的修养和理解。这种哲理不仅为聚会增添了深度,也使得整首诗在欢愉的表面之下,蕴含了对人生的深刻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郁陶倦烦暑:表达由于炎热的夏季而感到心情烦闷。
- 爽豁逢萧辰:在清爽的时节中,与朋友相聚,心情变得愉快。
- 开樽有欢伯:打开酒樽,身边有快乐的朋友。
- 倾坐得嘉宾:坐下来时又碰到了热情的宾客。
- 雕盘荐肥羜:精美的盘子上摆放着美味的羔羊肉。
- 宝刀脍霜鳞:用宝刀切割的新鲜鱼肉,象征宴席上的美味。
- 清谈屏世务:轻松的谈话让人忘却世俗的烦恼。
- 善谑到天真:嬉笑打趣使人回归纯真的状态。
- 须言烛可继:如果要谈论,烛光可以继续燃烧。
- 莫诉杯行频:不必诉说酒杯的频繁更换。
- 至道谅在己:至高的道理在于自身的修养。
- 外物不关身:外界的事物不会影响内心的宁静。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清谈屏世务,善谑到天真”,形成对称的美感。
- 比喻:将生活的烦恼与酒杯的频繁更换相对比,强调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通过与朋友的聚会,表现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世俗烦恼的超脱,强调内心的宁静与自我修养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酒樽:象征聚会的欢乐与交往。
- 雕盘:象征宴席的丰盛与美好生活。
- 烛光:象征时间的流逝与思想的延续。
- 羔羊肉、鱼鳞:代表美味与享受的生活。
这些意象不仅构建了宴集的场景,也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友谊的珍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郁陶倦烦暑”表达了怎样的情绪? A. 愉快
B. 烦闷
C. 平静
D. 兴奋 -
“清谈屏世务”中的“清谈”指的是什么? A. 忙碌的工作
B. 轻松的谈话
C. 严肃的讨论
D. 冷漠的交流 -
诗的最后一句“外物不关身”强调了什么? A. 外界的事物很重要
B. 内心的修养更为重要
C. 物质生活的追求
D. 对朋友的依赖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饮酒》:同样表现对自然和友谊的热爱。
- 李白《月下独酌》:描绘饮酒时的孤寂与豪放。
诗词对比:
- 胡宿的《宴集》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但胡宿更侧重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而王维则强调自然的静谧与内心的独处。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
- 《诗词解析与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