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

时间: 2025-01-14 17:44:40

冬暄何时恃,一夕起层阴。

落尽衰桐叶,方知急雨心。

暗停南浦棹,寒折北斋琴。

邻舍知几早,多时响暮砧。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冬暄何时恃,一夕起层阴。
落尽衰桐叶,方知急雨心。
暗停南浦棹,寒折北斋琴。
邻舍知几早,多时响暮砧。

白话文翻译:

冬天的暖意何时才能依托?
一晚的时间里,云层突然密集。
衰老的桐树叶落尽,才明白急雨的心情。
静静地停在南浦的船上,寒冷中折断了北斋的琴弦。
邻居们知道天色多早,时常在傍晚听见锻造的声响。

注释:

  1. 冬暄: 冬天的暖和时光。
  2. 层阴: 形容天空乌云密布。
  3. 衰桐: 衰老的桐树,象征凋零。
  4. 急雨心: 暴雨来临的急迫心情。
  5. 南浦: 指南边的水边。
  6. 寒折: 寒冷中断裂。
  7. 北斋琴: 北边的琴,象征文人雅士的生活。
  8. 锻造: 指邻居在傍晚时分做工的声音。

典故解析:

  • 桐树: 在古代文学中,桐树常常用来象征衰败和离别。《离骚》中提到“既替余以蕙纕,纕纕而佩之”,使得桐叶的凋落更显悲凉。
  • 南浦: 常见于古诗词中,指江南水乡,象征诗意与闲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浚,明代诗人,字子含,号青山。其诗风清新自然,多描写自然景物和人情冷暖。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一个冬季的傍晚,诗人可能面对突如其来的雨,感受到寒冷与孤寂,进而引发对时光流逝和人生变化的感慨。

诗歌鉴赏:

《雨》这首诗通过描绘冬季的雨景,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诗的开头提到“冬暄何时恃”,表达了对暖春的渴望,对冬日寒冷的无奈。接着“一夕起层阴”,画面感极强,仿佛在描绘一个阴沉的夜晚,给人一种压抑的氛围。落叶象征着生命的衰败,诗人通过“落尽衰桐叶”来感受雨的急迫,似乎在感叹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在第三联,诗人“暗停南浦棹”,在雨中静静地停船,似乎是在思索人生的困境。而“寒折北斋琴”则暗示了生活的困顿与无奈,琴声的断裂也象征着心灵的破碎。最后一句“邻舍知几早,多时响暮砧”,则进一步展现了周围生活的繁忙与自己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诗人在静谧中感受到外界的喧嚣。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反思,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冬暄何时恃:诗人疑惑冬天的暖和何时能来,表达了对温暖的渴望。
  2. 一夕起层阴:突如其来的阴云,暗示天气的变化和心情的压抑。
  3. 落尽衰桐叶:叶子的凋落象征着生命的衰败,暗示对过往的怀念。
  4. 方知急雨心:在叶落之后,才感受到急雨的来临,象征着对人生无常的感悟。
  5. 暗停南浦棹:静静地停船,体现了诗人的孤独与沉思。
  6. 寒折北斋琴:琴弦的断裂象征着生活的困扰与失落。
  7. 邻舍知几早:邻居的生活依旧忙碌,形成鲜明对比,增添了诗人的孤独感。
  8. 多时响暮砧:傍晚时分的锻造声,暗示着生活的辛劳与不易。

修辞手法:

  • 比喻: “落尽衰桐叶”比喻生命的衰败。
  • 拟人: “急雨心”赋予雨以情感。
  • 对仗: 诗中各句对仗工整,使得整首诗更加和谐。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冬雨的情景,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温暖的渴望。主题深刻而富有哲理,令人深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 象征寒冷与孤独。
  2. : 除了天气变化,亦象征内心的情感波动。
  3. 桐树: 代表衰败与无奈。
  4. 南浦: 象征安静与思考的空间。
  5. : 代表文人生活的雅致与脆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冬暄”是什么意思?

    • A. 冬天的温暖
    • B. 春天的暖和
    • C. 夏天的热
    • D. 秋天的凉爽
  2. 诗中提到的“邻舍”指的是?

    • A. 诗人的朋友
    • B. 诗人的邻居
    • C. 诗人的家人
    • D. 诗人的同事
  3. 诗中“寒折北斋琴”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失落与困扰
    • C. 冷漠
    • D. 希望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雨寄北》 李商隐
  • 《春夜喜雨》 杜甫

诗词对比:

《夜雨寄北》与《雨》都是描写雨景的诗,但《夜雨寄北》更多地表现了思念与情感,而《雨》则更侧重于对自然变化的感悟与对人生的哲思。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杜浚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