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二门》
时间: 2025-01-14 11:20:0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不二门
作者: 白居易
两眼日将闇,四肢渐衰瘦。
束带剩昔围,穿衣妨宽袖。
流年似江水,奔注无昏昼。
志气与形骸,安得长依旧。
亦曾登玉陛,举措多纰缪。
至今金阙籍,名姓独遗漏。
亦曾烧大药,消息乖火候。
至今残丹砂,烧乾不成就。
行藏事两失,忧恼心交斗。
化作憔悴翁,抛身在荒陋。
坐看老病逼,须得医王救。
唯有不二门,其间无夭寿。
白话文翻译:
我的双眼快要睁不开,四肢也渐渐衰弱消瘦。
束带的衣服依然是从前的样子,穿衣服时却妨碍了宽大的袖子。
流逝的岁月像江水一样奔流不息,昼夜交替无时无刻。
我的志气和身体,怎么能长久保持不变呢?
我曾经登上过高贵的宫殿,举动却多有失误。
如今我的名字在金榜上却被遗漏。
我也曾经炼制过大药,但因为火候不对而失去效果。
现在只剩下残余的丹砂,烧干了也无法成就。
行藏之间都失去了方向,心中忧愤交织。
我变成了憔悴的老人,身处在荒凉的地方。
坐看老病逼近,必须依靠医王的救助。
唯有那“不二门”,其中没有夭折与寿命的限制。
注释:
- 不二门:道教用语,象征着超越生死的境界。
- 玉陛:比喻高贵或权势的地方。
- 金阙:指宫廷或高官的地位。
- 丹砂:一种药材,古代用来炼制丹药。
- 医王:指能治愈疾病的神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和政治家。他的诗歌以通俗易懂、情感真挚著称,关注民生与社会现象,作品广泛流传。
创作背景:
《不二门》作于白居易晚年,他在诗中反映了自己因年老体衰而感受到的无奈与忧愁,强调了生命的无常与对超脱生死的向往。
诗歌鉴赏:
《不二门》是白居易在晚年时写的一首诗,展现了他对衰老、疾病与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诗中,白居易通过对自身衰退的描绘,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感和对生命短暂的感慨。诗的开头提到了双眼昏暗和四肢衰弱,强烈地传达出年老的感觉。接着,诗人回忆过去的辉煌与现在的失落,展现了他对曾经成就的怀念与对现状的无奈。
在诗的后半部分,白居易提到“须得医王救”,体现了他对生死的关注,也暗示了对超脱生死的渴望。“唯有不二门,其间无夭寿”则是对道家思想的引入,表达了他对永恒与超越的向往。这一切构成了诗歌深邃的哲理,反映出白居易对生命、时间和存在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两眼日将闇:双眼渐渐看不清,暗示衰老的开始。
- 四肢渐衰瘦:身体日渐虚弱,反映出健康的 deteriorating。
- 束带剩昔围:过往的衣着仍然在用,但已不再合身,象征昔日的繁华已不再。
- 流年似江水:时间如江水般流逝,强调时间的无情。
- 志气与形骸:志向与身体的变化无法兼得,反映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 亦曾登玉陛:曾经站在权力的巅峰,体现过往的荣耀。
- 至今金阙籍:如今却被遗忘,感叹人生的无常。
- 亦曾烧大药:曾试图追求长生,结果却失败。
- 行藏事两失:在行踪与事务中都失去了方向。
- 化作憔悴翁:化身为苍老的老人,透露出失落感。
- 唯有不二门:最终寻求超脱生死的境界,表达了对永恒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流年似江水”,将时间比作江水,以此强调其快速流逝。
- 对仗:如“名姓独遗漏”与“消息乖火候”,形成对称,增强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衰老与超脱的主题,表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和对永恒的渴望。通过个人的经历,反映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理想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双眼:象征着视野与理解。
- 四肢:代表身体的力量与健康。
- 江水:比喻时间的流逝与不可逆转。
- 不二门:象征着超脱生死的境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不二门》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白居易
- C. 杜甫
-
诗中提到的“医王”最可能指代什么?
- A. 普通医生
- B. 能治愈疾病的神医
- C. 药剂师
-
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爱情
- B. 生命的无常与超脱
- C. 自然景色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杜甫,反映了诗人在年老时的感慨。
- 《静夜思》:李白,探索孤独与思乡之情。
诗词对比:
- 《不二门》与《登高》:两者都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但《不二门》更强调超脱与永恒,而《登高》则着重于对过往的怀念与忧伤。
参考资料:
- 《白居易诗选》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