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雨歇前林》
时间: 2025-01-01 12:49:2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满江红·雨歇前林
作者: 李漳 〔宋代〕
雨歇前林,薰风度琴声清淑。
绮窗迥张眉初扫,弄弦鸣玉。
三叠瑶池仙侣宴,九江鹤唳清江曲。
政伯莺此日梦维熊,祥烟馥。
金徽外,音时续。
雕筵上,听难足。
且相将一醉,满倾醽醁。
共祝遐龄何所似,水流不尽高山矗。
算未应归去抱琴书,云间宿。
白话文翻译
雨停后,树林里微风轻拂,琴声清幽动人。
绮丽的窗户打开,眉头轻扫,拨动琴弦,声音如玉鸣响。
在瑶池中,仙人们欢聚一堂,九江的鹤鸣和清江的曲调交融。
政伯莺在这一天的梦中维持着熊的形象,祥和的烟雾弥漫。
在金色的徽章外,音律不断延续。
在华丽的筵席上,听琴声总是令人不够。
不如我们一醉方休,尽情倾倒美酒。
共同祝愿长寿与健康,像那奔流不息的水与巍峨的高山。
算起来我还不该离去,手抱琴书,留宿云间。
注释
- 薰风:温暖的风,指春风或和风。
- 琴声:古琴的声音,象征雅致和文人气质。
- 瑶池:传说中的仙境,象征美好、欢乐的聚会。
- 政伯莺:指的是一种鸟,寓意春天和美好的梦境。
- 醁:美酒,形容酒的香醇。
- 遐龄:长寿的意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漳,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留存,但其诗作多以自然风光和人文情怀为题材,风格清新脱俗,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一个春日的午后,表达了诗人在雨后春林中,听琴声、饮美酒、共祝长寿的愉悦心情。反映了当时社会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美的热爱。
诗歌鉴赏
《满江红·雨歇前林》是一首充满春日气息的抒情诗,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音乐和友谊的热爱。开篇描绘了雨后清新的林间景象,微风拂面,琴声悠扬,给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感觉。接着,通过“瑶池仙侣宴”的意象,诗人将聚会的欢愉与仙境的梦幻结合,展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中的“金徽外,音时续”的描写,突出了音乐的无尽魅力,表现出诗人对艺术的深切热爱。而后,诗人提到“且相将一醉,满倾醽醁”,更是将聚会的氛围推向高潮,醉酒共欢,表现出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
结尾处,诗人思考人生的意义,感叹时光的流逝,表达了对长寿与平淡生活的渴望,而“云间宿”则给人一种超然的感觉,仿佛远离尘世的烦扰,享受那份宁静与安详。整首诗情景交融,意象丰富,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又充满哲理的氛围,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雨歇前林”:描绘雨后清新的林间景色,暗示着新的开始。
- “薰风度琴声清淑”:微风吹过,琴声如清泉般悦耳,营造出优雅的氛围。
- “绮窗迥张眉初扫”:窗户打开,象征着心情的舒展与愉悦。
- “弄弦鸣玉”:拨动琴弦,声音如美玉般清脆。
- “三叠瑶池仙侣宴”:借用神话意象,表达聚会的美好与欢乐。
- “政伯莺此日梦维熊”:诗意的梦境,寓意美好生活的追求。
- “且相将一醉,满倾醽醁”:邀请友人共同畅饮,享受生活的乐趣。
- “水流不尽高山矗”:象征着长久的友谊与生活的永恒。
- “算未应归去抱琴书,云间宿”:表达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愿意留在云间享受宁静。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琴声比作“鸣玉”,增强了声音的美感。
- 对仗:如“金徽外,音时续”,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意象:通过“瑶池”、“九江”等意象,构建出一种理想的生活场景。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雨后春林的美景,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艺术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对人生意义的思考,传达出一种洒脱而豁达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雨:象征洗净心灵与新生,预示着美好的开始。
- 琴声:代表艺术与优雅生活,体现文人情怀。
- 瑶池:仙境的象征,寄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高山:象征长久与稳固,反映了对友谊与生命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雨歇前林”的意象主要传达了什么情感? A. 悲伤
B. 愉悦
C. 厌倦
D. 紧张 -
“弄弦鸣玉”中所用的修辞手法是什么?
A. 拟人
B. 比喻
C. 对仗
D. 夸张 -
诗歌的最后一句表达了对什么的向往?
A. 名利
B. 自由生活
C. 战争
D. 财富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水调歌头》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李白的《将进酒》与李漳的《满江红·雨歇前林》均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由的渴望,但李白的作品更加强调豪放与洒脱,而李漳的作品则融合了优雅与哲思,体现了不同的风格与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选读》
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满江红·雨歇前林》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