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哉行》

时间: 2025-01-01 07:49:27

中岳仇先生,遗余饵松方。

服之一千日,肢体生异香。

步履如风旋,天涯不赍粮。

仍云为地仙,不得朝虚皇。

狡兔有三穴,人生又何常。

悲哉二廉士,饿死于首阳。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悲哉行
作者: 陈陶 〔唐代〕

中岳仇先生,遗余饵松方。
服之一千日,肢体生异香。
步履如风旋,天涯不赍粮。
仍云为地仙,不得朝虚皇。
狡兔有三穴,人生又何常。
悲哉二廉士,饿死于首阳。

白话文翻译:

悲哉行这首诗描述的是中岳仇先生遗留下来的松药,服用后能让身体散发出异香。他服用了千日之久,走路如风般轻快,游历天涯却没有粮食可带。他自称为地仙,却无法朝见虚无的皇帝。狡兔都有三个洞,那么人生又能常常如意吗?哀伤啊,这两位清白的士人,竟然饿死在首阳山上。

注释:

  • 中岳仇先生:指的是中岳的仇姓先生,可能是指某位道士或隐士。
  • 遗余饵松方:指留下的松树的药物。
  • 肢体生异香:形容服药后,身体散发出不同寻常的香气。
  • 步履如风旋:形容走路轻快如风。
  • 天涯不赍粮:形容在远方旅行却没有食物。
  • 地仙:指的是地上的神仙,通常指修道成仙的人。
  • 朝虚皇:指去拜见虚无缥缈的皇帝,暗指追求名利的徒劳。
  • 狡兔有三穴:借用兔子有多个藏身之处比喻人生的多变和不定。
  • 二廉士:指两个清白的士人,最后饿死于首阳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陶,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以诗歌著称,作品多涉及对人生的感悟和对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唐代,社会动荡,政治腐败,许多有志之士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屡遭挫折,表现出对士人理想的失望与对现实的无奈。

诗歌鉴赏:

《悲哉行》通过对“仇先生”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修道士人追求理想的同情与惋惜。诗中前半部分讲述了仇先生服用松药后轻盈如风的状态,展现了对长生不老的向往;而后半部分则转向悲怆,指出即使达到某种境界,仍然面临着生存的困扰,甚至饿死在首阳山的命运。诗中“狡兔有三穴”的比喻深刻揭示了人生的多变与无常,令人深思。全诗在对比与反衬中,展现了唐代士人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反差,流露出对清白士人命运的深切同情,表现出一种对理想破灭的无奈和悲哀,令人感受到一种无力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中岳仇先生,遗余饵松方:这句介绍了主人公的身份和他所留的遗物,暗示其与长生的关系。
    • 服之一千日,肢体生异香:强调了修道的艰辛和效果,让人向往但又遥不可及。
    • 步履如风旋,天涯不赍粮:描绘了其轻快的身姿,但也暗示了缺乏生活的保障。
    • 仍云为地仙,不得朝虚皇:即便成仙,生活的实际问题依然存在,无法真正得到认可。
    • 狡兔有三穴,人生又何常:通过兔子比喻人生的多变,暗示了不确定性。
    • 悲哉二廉士,饿死于首阳:以此强调了士人理想的破灭和无奈的命运。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狡兔有三穴”,形象地表达了人生的不确定性。
    • 对仗:如“步履如风旋,天涯不赍粮”,运用对仗增强了诗句的节奏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追求理想的士人的同情与无奈,揭示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鸿沟,反映出唐代士人的艰辛与困境。

意象分析:

  • 仇先生:代表追求理想的人,象征着对长生与道理的追求。
  • 松方药:象征着长生不死的希望,但也暗示着追求的艰难。
  • 首阳山:象征着理想与现实的碰撞,最终导致士人的悲剧命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悲哉行》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陈陶
    • C. 杜甫
  2. 诗中提到的“狡兔有三穴”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兔子的习性
    • B. 人生的不确定性
    • C. 仙人的境界
  3. 诗中“悲哉二廉士”指的是谁?

    • A. 两位道士
    • B. 两位士人
    • C. 两位皇帝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by 杜甫
  • 《月夜忆舍弟》 by杜甫

诗词对比

  • 《登高》与《悲哉行》都表现了对士人理想的追求和对现实的失望,但《登高》更强调对国家和社会的忧虑,而《悲哉行》则更侧重于个人理想的破灭与无奈。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唐诗研究》

这些书籍能够提供更深入的背景知识和诗歌鉴赏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唐代诗人及其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