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元孚道人》
时间: 2025-01-19 13:20:4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寄元孚道人
作者:陈陶 〔唐代〕
梵宇章句客,佩兰三十年。
长乘碧云马,时策翰林鞭。
曩事五岳游,金衣曳祥烟。
高攀桐君手,左倚鸑鷟肩。
哭玉秋雨中,摘星春风前。
横輈截洪偃,凭几见广宣。
尔来寤华胥,石壁孤云眠。
龙降始得偈,龟老方巢莲。
内殿无文僧,驺虞谁能牵。
因之问楚水,吊屈几潺湲。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道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诗中描绘了一个身处梵宇的读书人,三十年来佩戴着兰花,骑着碧云马,手持翰林鞭,俯瞰五岳的游历,身着金衣,拖曳着祥和的烟雾。高攀桐君,左倚鸑鷟,悲伤于秋雨中,抓摘星星于春风前。诗人想象自己横渡洪水,凭几而坐,见到广宣。此后,梦醒时分,石壁上孤云沉睡。龙降之时,初得禅语,龟老时得莲根。内殿无僧人,驺虞又能牵谁?因而向楚水提问,吊念屈原的泪水细流。
注释
- 梵宇:指佛教的寺院或道教的神秘境界。
- 章句客:指吟咏诗句的人。
- 佩兰:佩戴兰草,象征高洁。
- 碧云马:象征自由和逍遥的高洁境界。
- 桐君:道教神仙之一。
- 鸑鷟:一种神鸟,象征高远。
- 哭玉:指秋雨,泪如玉滴,表现悲伤。
- 华胥:指华胥国,梦境的象征。
- 龙降:道教中指神龙降临,寓意吉祥。
- 龟老:象征长寿与智慧。
- 楚水:指楚地的水,也隐喻屈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陶,唐代诗人,生于中期。其作品多描绘道教思想,风格清新、脱俗,常体现对自然与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陈陶对道教与人生哲学的反思中,借助丰富的自然意象和神话元素,表达对自由、理想与追求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其深邃的意象和丰富的道教文化内涵而著称。诗人通过对梵宇的描绘,展示了他对高远境界的追求和向往。在首联中,诗人以“梵宇章句客”自称,体现了他对道教经典的研究与品味。“佩兰三十年”则暗示了他对理想生活的坚持与追求。接下来描绘的“长乘碧云马,时策翰林鞭”更是将诗人的洒脱与文人气质展现得淋漓尽致。
中间的描绘如“哭玉秋雨中,摘星春风前”,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与对自然的深刻感受。尤其是“横輈截洪偃,凭几见广宣”,展示了诗人对道教哲学的理解与思考,表现出一种逍遥自在的生活态度。
最后,诗的结尾“因之问楚水,吊屈几潺湲”,将个人情感与历史典故相结合,表现了诗人对屈原的敬仰与对流亡者的同情,富有深意且引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梵宇章句客:诗人自称为在梵宇中吟咏诗句的客人,展现出对道教文化的追求。
- 佩兰三十年:暗示对高洁品性的坚持。
- 长乘碧云马:象征自由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 时策翰林鞭:展现文人气质与自信。
- 曩事五岳游:回忆往昔,展现对自然的热爱。
- 金衣曳祥烟:高贵与祥和的象征。
- 高攀桐君手:渴望接触神仙境界。
- 左倚鸑鷟肩:寓意高远的理想。
- 哭玉秋雨中:悲伤情感的描绘。
- 摘星春风前:追求理想与美好。
- 横輈截洪偃:象征逍遥自在的生活态度。
- 凭几见广宣:对道教经典的理解。
- 尔来寤华胥:梦醒时分的状态。
- 石壁孤云眠:宁静与孤独的结合。
- 龙降始得偈:启示与领悟的象征。
- 龟老方巢莲:长寿与智慧的象征。
- 内殿无文僧:内心的孤独与寻求。
- 驺虞谁能牵:隐喻对理想的追求。
- 因之问楚水:表达对屈原的敬仰。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碧云马”比喻自由自在的生活。
- 拟人:如“哭玉秋雨中”,秋雨仿佛具有人的情感。
- 对仗:如“高攀桐君手,左倚鸑鷟肩”,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高洁理想与道教文化的向往,展现了诗人追求自由与理想生活的执着,同时也流露出对历史人物屈原的敬仰与感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梵宇:象征神秘与宗教。
- 碧云马:象征自由与理想。
- 桐君:象征道教的理想境界。
- 鸑鷟:象征高远的追求。
- 楚水:象征历史与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佩兰三十年”中的“兰”象征什么?
A. 高洁 B. 富贵 C. 繁华 -
诗中提到的“龙降”象征什么?
A. 吉兆 B. 灾难 C. 离别 -
诗人问楚水的原因是什么?
A. 追忆往昔 B. 表达失落 C. 向屈原致敬
答案
- A
- A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陈陶的《寄元孚道人》与李白的《月下独酌》在主题上均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但陈陶更侧重道教文化的内涵,而李白则强调个人的豪情与自由。两者都通过自然意象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与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