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 其一 游龙池森林公园》

时间: 2025-01-06 09:01:16

条惹枝牵,波轻浪缓,白龙涧过青龙涧。

扁舟迤逦向林间,婆娑树影都摇乱。

妙语联翩,清歌婉转,潜龙惊梦风云变。

归来相视笑淋漓,船儿泊在垂杨岸。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踏莎行 其一 游龙池森林公园
作者: 蔡淑萍

条惹枝牵,波轻浪缓,白龙涧过青龙涧。
扁舟迤逦向林间,婆娑树影都摇乱。
妙语联翩,清歌婉转,潜龙惊梦风云变。
归来相视笑淋漓,船儿泊在垂杨岸。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龙池森林公园的美丽景色。柔软的枝条牵引着轻柔的波浪,白龙涧流过青龙涧。小船缓缓驶向树林间,婆娑的树影在水中摇曳。妙趣横生的言语和动听的歌声在耳边回荡,仿佛潜伏的龙在梦中受到惊扰,风云变幻。归来时我们相视而笑,船只停靠在垂杨树下。

注释:

  • 条惹枝牵:条,指树枝;惹,牵引,引起。此句描绘了树枝的柔美。
  • 波轻浪缓:波浪轻柔而缓慢,形容水面平静。
  • 白龙涧、青龙涧:两条小溪流,可能象征着清澈与生机。
  • 扁舟迤逦:扁舟,指小船;迤逦,形容船行缓慢而优雅。
  • 婆娑:形容树影摇曳的样子。
  • 妙语联翩:形容言语生动而富有趣味。
  • 归来相视笑淋漓:归来时彼此相对而笑,心情愉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蔡淑萍,现代诗人,作品常以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为主题,风格清新脱俗,富有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游览龙池森林公园期间,受到自然美景的启发,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乐趣的感悟。

诗歌鉴赏:

《踏莎行 其一 游龙池森林公园》是一首描写自然美景的古风诗,展示了作者对龙池森林公园的深厚情感。诗中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水波轻荡、树影摇曳的优美画面,令人仿佛置身于这片宁静的自然之中。开篇的“条惹枝牵,波轻浪缓”即营造出一种柔和而宁静的氛围,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温柔与和谐。

接着,诗人通过“扁舟迤逦向林间”的描写,进一步深化了游览的画面感,仿佛小船在幽静的林间徜徉,令人心生向往。随着“妙语联翩,清歌婉转”的转折,诗歌的情感由静谧渐入欢愉,展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声音与景象的交融,增强了作品的生动性。

最后一句“归来相视笑淋漓,船儿泊在垂杨岸”将全诗推向高潮,表达了游览后的欢愉与满足,仿佛在传达一种生活的乐趣与美好。整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之美,更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充分展现了诗歌的情感丰富与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条惹枝牵:带出树木的柔美,展示自然的生机。
  • 波轻浪缓:描绘水面平静,营造安详的氛围。
  • 白龙涧过青龙涧:二者的对比,反映水流的变化与生态多样性。
  • 扁舟迤逦向林间:小舟的悠然自得,体现游览的惬意。
  • 婆娑树影都摇乱:树影的摇曳生动,表现自然的灵动感。
  • 妙语联翩,清歌婉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表现生活的乐趣。
  • 潜龙惊梦风云变:引入更深层次的意象,暗示人生的变迁与不确定。
  • 归来相视笑淋漓:表达在自然中找到的快乐。
  • 船儿泊在垂杨岸:结束于一幅静谧的画面,象征归属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潜龙”,象征潜藏的力量。
  • 拟人:水波与树影的描绘,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如“白龙涧过青龙涧”,增强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传达出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龙池:象征自然的灵动与神秘。
  • :代表水的流动与生命的源泉。
  • :象征人生的旅途与探索。
  • 树影:象征生命的变化与自然的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波轻浪缓”的意思是: A. 波浪汹涌
    B. 波浪轻柔
    C. 水波消失
    答案:B

  2. “扁舟迤逦向林间”中的“迤逦”最接近的意思是: A. 快速
    B. 缓慢而优雅
    C. 直线
    答案:B

  3. 诗中提到的“妙语联翩”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沉闷
    B. 欢乐和轻松
    C. 悲伤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描写了思乡的情感。
  • 《春晓》孟浩然:表现了春天的美好与生机。

诗词对比

  • 蔡淑萍的《踏莎行》与李白的《庐山谣》比较,前者以自然景色为主,后者则融入了个人情感,两者都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情感表达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现代诗歌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