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

时间: 2025-01-03 00:05:37

蝶带愁归,莺将怨去。

抛他密誓深宵语。

画廊纤手记分携,依稀认得花阴路。

虚白仙龛,闹红单户。

小鸾身世吟秋误。

伤心泪墨小屏山,为君添画相思树。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蝶带愁归,莺将怨去。抛他密誓深宵语。画廊纤手记分携,依稀认得花阴路。虚白仙龛,闹红单户。小鸾身世吟秋误。伤心泪墨小屏山,为君添画相思树。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离愁别恨,蝶儿带着忧愁归去,黄莺伴着怨恨离开。抛弃了他曾在深夜里许下的密誓。那画廊中轻柔的手曾经相携而行,依稀回忆起那条花阴小路。白色的仙龛显得虚幻,而闹红的单户却显得热闹。小鸾的身世吟唱着秋天的误会。伤心的泪水将小屏山染墨,更为你添上那画中的相思树。

注释:

  • 蝶带愁归:蝴蝶带着愁苦回归,象征离别的伤感。
  • 莺将怨去:黄莺伴随着怨恨离去,表明一种不舍与怨恨的情感。
  • 密誓深宵语:在深夜里所许下的秘密誓言,暗示情感的深厚。
  • 画廊纤手:诗中提到的画廊,象征着美好回忆中的场所。
  • 花阴路:指在花下的阴影中走过的路,象征甜蜜的往事。
  • 小鸾身世:小鸾是古代的鸟类,象征着离别与悲伤。
  • 伤心泪墨小屏山:泪水如墨,染上了小屏山,表达了深切的思念之情。

典故解析:

  • “小鸾”:古代诗词中常用来象征离愁及孤独的生灵。
  • “画廊”:通常指美丽的景致,常在古诗中用来描绘女性的柔美与相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程颂万,生于清代,诗风细腻柔美,常以情感为主线,擅长描绘自然景观与人情世态。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作者经历一段感情的离别时,情绪真实而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情感的重视和对离别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踏莎行》通过蝶、莺等意象,展现了离愁别绪的主题,情感深沉且细腻。首句“蝶带愁归,莺将怨去”直接入题,生动地描绘出离别的场景,伴随而来的忧伤情绪扑面而来。紧接着的“抛他密誓深宵语”,则是对曾经爱情的回忆与失落,深夜的誓言如同梦境一般,难以忘怀。

诗中以“画廊纤手记分携”描绘出曾经甜蜜相伴的情景,轻柔的手曾携手走过花阴路,这种细腻的描绘让人感受到一份温情。后半部分的“虚白仙龛,闹红单户”形成鲜明对比,虚幻与热闹相互交织,反映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最后的“伤心泪墨小屏山”为全诗画上了伤感的句号,泪水如墨,寄托着无尽的思念。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描写,让人感受到一种深切的相思与离别之痛,体现了清代诗人对情感的敏感和细腻的观察力。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蝶带愁归:蝴蝶带着忧愁返回,象征着情感的失落。
    • 莺将怨去:黄莺怨恨地离开,表达对离别的不满。
    • 抛他密誓深宵语:回忆深夜的誓言,被抛弃的承诺。
    • 画廊纤手记分携:曾经美好的记忆,轻柔的手曾携手共行。
    • 依稀认得花阴路:模糊的回忆,记得那条花下的小路。
    • 虚白仙龛:象征着虚无的美好,难以触及的梦想。
    • 闹红单户:对比于孤独,显得热闹却又冷清。
    • 小鸾身世吟秋误:小鸾的歌声吟唱着秋天的误会。
    • 伤心泪墨小屏山:泪水如墨,表现出深切的思念。
    • 为君添画相思树:为你增添相思之情,如画般的情感。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伤心泪墨”比喻泪水的悲伤。
    • 拟人:蝶与莺被赋予情感,展现离别的感情。
    • 对仗:如“蝶带愁归,莺将怨去”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深邃的离愁别恨,借助自然景象与日常生活中的细节,传达出对逝去爱情的无尽思念,体现了人们在情感上的脆弱与坚韧。

意象分析:

  • :象征着美丽与脆弱,代表了离别的情感。
  • :常用作象征爱情的鸟,带有怨恨和不舍的情感。
  • 花阴路:代表美好回忆中的场景,象征着甜蜜的往昔。
  • 泪墨:象征着悲伤和思念,表现出内心的痛苦与深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蝶”象征着什么? A. 美丽
    B. 离别
    C. 忧愁
    D. 以上都是

  2. “密誓深宵语”表达的情感是什么? A. 希望
    B. 回忆与失落
    C. 决心
    D. 快乐

  3. 诗中“伤心泪墨”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答案

  1. D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相见欢》李煜
  • 《离骚》屈原

诗词对比

  • 《相见欢》:同样表达离愁,却更强调对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失去爱情的深切感慨。
  • 《离骚》:在情感上更为激烈,通过神话与历史的结合,展现了更为复杂的情感纠葛。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集》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诗词的艺术与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