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春风 其二 有约》
时间: 2025-01-06 13:02:0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醉春风 其二 有约
作者: 董元恺 〔清代〕
帘外梨云冷。帘内兰膏永。
碧阑干畔有人行,等。等。等。
绣幕风轻,纱窗月暗,芳心耿耿。
往事重思省。未饮先酩酊。
悄闻侍女唤低声,请。请。请。
三载相思,办校良会,从今便肯。
白话文翻译:
帘外的梨花在寒冷的春风中摇曳,帘内的兰香却悠然长存。
碧色的栏杆旁,有人走过,我在默默等待。
轻柔的绣幕随风而动,纱窗透出暗淡的月光,心中思念愈发强烈。
往日的旧事重温,让我更加感慨。尚未饮酒,心已微醉。
隐约听见侍女低声呼唤,请她再三的请。
三年的相思之苦,今后我们可以好好相聚了。
注释:
字词注释:
- 梨云冷: 指梨花盛开时的寒冷天气,暗示春天的清冷。
- 兰膏永: 兰花的香气长久不散,象征着美好的情感。
- 碧阑干: 碧色的栏杆,描绘出一种清新雅致的环境。
- 芳心耿耿: 形容心中对爱的执着与思念。
- 酩酊: 指醉酒,形容心情愉悦。
典故解析:
- 三载相思: 表达了长时间的思念之情,反映了古代文人对爱情的忠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董元恺是清代的一位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情感的深刻体悟,具有浓厚的抒情性。董元恺的诗作常常在恬静的环境中流露出浓烈的情感。
创作背景:
《醉春风》系列诗作诞生于清代社会,那个时期的文人常常在春天的氛围中抒发情感,尤其是对爱情的渴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首诗中,诗人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了对心上人的思念。
诗歌鉴赏:
《醉春风 其二 有约》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展现了春天的清新与爱情的甜蜜。诗的开头以“帘外梨云冷”引入,给人一种冷清的感觉,似乎在暗示着思念的苦楚。而“帘内兰膏永”则用香气的持久性来象征诗人对爱情的执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描绘了一个人独自在碧栏边静静等待的场景,这种情景既有孤独感,又满含期待。描绘“绣幕风轻,纱窗月暗”的意象,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氛围,深刻地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波动与情感的深沉。
诗的后半部分提到“未饮先酩酊”,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心中满满的情感和醉意,进一步加深了对爱情的渴望与向往。最后一句“三载相思,办校良会”,则暗示了诗人对未来相聚的美好憧憬,给整首诗增添了希望的色彩。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情感的交织,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爱情的美好,给人以深刻的思考与无限的遐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帘外梨云冷: 通过描写梨花的冷意引入春天的情境,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
- 帘内兰膏永: 兰花的香气持久,象征着深厚的情感。
- 碧阑干畔有人行,等。等。等。: 反复的“等”字,强调等待的焦灼与渴望。
- 绣幕风轻,纱窗月暗: 描绘出环境的静谧,心情的复杂。
- 芳心耿耿: 表达了心中对爱的执着。
- 往事重思省: 让人想起过去的点滴,情感愈发浓烈。
- 未饮先酩酊: 心情愉悦,已醉于思念。
- 悄闻侍女唤低声,请。请。请。: 侍女的呼唤让人更加期待。
- 三载相思,办校良会,从今便肯: 经过长时间的思念,终于可以相聚,表达了对未来美好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 “梨云冷”隐喻春天的寒冷,映衬情感的孤独。
- 对仗: “帘外梨云冷,帘内兰膏永”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反复: “等。等。等。”通过反复强调情感的迫切。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春天的美丽与爱情的思念,反映了诗人对情感的细腻感知与执着追求,展现了一种希望与渴望交织的情感状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梨云: 象征春天的美丽与寒冷,反映出诗人对爱情的思念。
- 兰膏: 兰香的长久,象征着美好的情感。
- 碧阑干: 代表着宁静的环境,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孤寂。
- 月暗: 暗淡的月光,增添了思念的愁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帘外梨云冷”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寒冷的思念
- B. 温暖的爱情
- C. 宁静的环境
-
“未饮先酩酊”是指什么?
- A. 诗人喝醉了
- B. 诗人心中满是情感
- C. 诗人期待未来
-
诗的主题主要是关于什么?
- A. 春天的景色
- B. 对爱情的思念
- C. 友情的珍贵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白居易的《长恨歌》
诗词对比:
- 《月下独酌》: 同样表现出孤独与思念,但更强调酒的作用。
- 《长恨歌》: 表现爱情的悲剧,情感更加复杂。
对比两首诗,可以看到《醉春风 其二 有约》更侧重于春天的生机与期待,而《长恨歌》则着重于爱情的无奈与离愁。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春天的诗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