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春风 闺恨》

时间: 2025-01-04 12:36:04

一树繁花摆。

少个人儿在。

阑干暗拍费沉吟,悔。

悔。

悔。

错剪云鬟,虚传锦札,相思空害。

拚得分开罢。

双泪罗襟洒。

枕馀衾剩为何人,待。

待。

待。

屈指幽期,几番误了,韶华难买。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醉春风 闺恨
作者: 董俞 〔清代〕

一树繁花摆。少个人儿在。
阑干暗拍费沉吟,悔。悔。悔。
错剪云鬟,虚传锦札,相思空害。
拚得分开罢。双泪罗襟洒。
枕馀衾剩为何人,待。待。待。
屈指幽期,几番误了,韶华难买。


白话文翻译:

在繁花盛开的树下,身边却少了人影。
我在栏杆旁暗自拍打着,费尽心思却只在沉吟,后悔,后悔,后悔。
我错剪了如云的鬟发,虚传了锦绣的书信,结果只让相思的苦痛徒然加重。
不如就此分开吧,双眼泪水洒落在衣襟上。
枕边的被褥上只剩下了谁呢,等待,等待,等待。
数着幽期,从几次错过中,岁月已难再得。


注释:

  1. 繁花:盛开的花朵,象征美好时光的短暂和易逝。
  2. 阑干:指栏杆,常作为思念的寄托。
  3. 云鬟:形容女子的发髻,暗示女子的美丽。
  4. 锦札:精美的书信,象征着爱情的寄托。
  5. 罗襟:指衣襟,表达对情感的细腻描写。
  6. 幽期:指约定的幽静时光,表现对未来的期盼和失落。
  7. 韶华:美好的时光,常指年轻的岁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董俞,清代诗人,生平资料较少,作品多以情感细腻见长,擅长抒发闺中女子的内心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诗人借助个人情感反映出女性在封建社会中的无奈与渴望,通过一树繁花的景象,引出对爱的追忆与失落。


诗歌鉴赏:

《醉春风 闺恨》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对爱情的渴望。开篇“一树繁花摆。少个人儿在。”展现了春日的美丽,却又因少了爱人而显得异常孤寂。诗人用“阑干暗拍”表现了内心的纠结与无奈,心中那份情感的沉重使得每一个思念的瞬间都充满了悔恨与失落。接下来的“错剪云鬟,虚传锦札”,则是对爱情的追忆与懊悔,反映了诗人对曾经美好时光的怀念,却又因为现实的残酷而感到无奈与痛苦。

“拚得分开罢”一语,似乎已经到了对感情的无奈放弃,泪水洒落的时刻更显得悲切。“枕馀衾剩为何人”则是对未来的迷茫与期待,表露出深深的孤独感。最后以“屈指幽期,几番误了,韶华难买”作结,再次强调了时间的无情和对爱情的渴望与追悔,令整首诗在情感上达到高潮。

整首诗以细腻的情感与丰富的意象相结合,展现了女性在封建社会中的悲剧与无奈,令人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一树繁花摆:描绘了春天的美丽,但美景中透出孤寂。
  2. 少个人儿在:强调了孤单的状态,形成对比。
  3. 阑干暗拍费沉吟:在栏杆边沉思,表现出内心的复杂情感。
  4. 悔。悔。悔。:通过重复,突出悔恨的情感。
  5. 错剪云鬟,虚传锦札:表现对爱情的追忆与无奈。
  6. 相思空害:相思的苦痛似乎徒劳无益。
  7. 拚得分开罢:决心放弃,显示无奈。
  8. 双泪罗襟洒:情感的外化,泪水如雨。
  9. 枕馀衾剩为何人:对未来的迷茫与孤独。
  10. 待。待。待。:等待的焦急与无奈。
  11. 屈指幽期,几番误了,韶华难买:强调时间的无情与爱情的错过。

修辞手法

  • 比喻:使用“云鬟”比喻女子的美丽发髻,增强了形象感。
  • 反复:如“悔”与“待”的反复,强调情感的深度。
  • 对仗:句子结构工整,如“阑干暗拍”和“费沉吟”。

主题思想:全诗围绕着对爱情的追忆与失落,表现了女性在情感上的无奈与渴望,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女性的悲剧命运。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繁花:象征着美好的时光与爱情的希望。
  2. 阑干:作为思念的寄托,象征着期盼与孤独。
  3. 云鬟:代表女性的美丽与柔情,暗示失去的爱情。
  4. 锦札:象征爱的承诺与传递的温暖。
  5. 泪水:情感的流露,代表着失落与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繁花”主要象征什么?

    • A. 时间的流逝
    • B. 爱情的美好
    • C. 孤独的心情
    • D. 自然的变化
  2. 诗人用“错剪云鬟”来表达什么情感?

    • A. 对美的追求
    • B. 对爱情的悔恨
    • C. 对生活的无奈
    • D. 对未来的期待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白居易的《长恨歌》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如梦令》与董俞《醉春风 闺恨》均以女性的情感为主线,但李清照的作品更加强调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而董俞则更多表现对现实的无奈与孤独。

参考资料:

  1. 《清代诗词选》
  2.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3. 《女性与古代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