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萼红·红叶》
时间: 2024-12-31 06:28:4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猛难当。忽寒砧四起,槭槭逼新霜。古戍烟深,洞庭波皱,但觉摇落堪伤。前村晚频添秋色,舞西风低衬夕阳黄。煮茗僧烧,行苔客践,一味凄凉。且喜无边绚烂,便凋零如此,犹剩文章。地纵荒寒,天还酝酿,忍令飘向芦塘。堪慰藉诗人老境,艳秾华安顿白云乡。羞买胭脂描画,浪说花王。
白话文翻译:
在这样严酷的时节,忽然间寒冷的敲打声四起,枫树叶子被初霜逼迫得瑟瑟发抖。古老的烽火台上烟雾弥漫,洞庭湖的波浪起伏,只感到落叶飘零的凄伤。傍晚时分,前村的秋色愈加浓厚,西风轻舞,映衬着夕阳的黄色。煮茶的僧人烧着火,踏青的客人轻轻走过,一片凄凉的景象。然而,虽然无边的绚丽即将凋零,仍然留下了文章的余香。大地虽然荒寒,天空仍在酝酿,忍心让这美丽飘向芦塘。唯有这可以安慰诗人老年的境遇,绚烂的花朵安顿在白云之乡。羞于买胭脂描绘花容,随意谈论花中之王。
注释:
- 猛难当:猛然间感到难以承受。
- 寒砧:寒冷的敲打声,此处比喻秋冬季节的到来。
- 槭槭:形容枫树的叶子发抖。
- 古戍:古老的烽火台。
- 摇落堪伤:听到落叶的声音感到伤感。
- 煮茗僧烧:煮茶的僧人。
- 行苔客践:走在苔藓上的客人。
典故解析:
- 洞庭波皱:指洞庭湖的波澜,常用以象征秋冬的景象。
- 白云乡:象征一种理想的归宿或宁静的生活状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杨葆光,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他的诗常表现对自然的感悟与人生的哲思。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晚秋时节,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表达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思考。
诗歌鉴赏:
杨葆光的《一萼红·红叶》深刻描绘了秋冬交替之时的自然景象,诗中充满了浓厚的秋意与凄凉之感。开篇用“猛难当”引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寒冷的感受和内心的无奈。接着,通过“寒砧四起”和“槭槭逼新霜”,生动展现了秋冬交替之际的景象,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冲击。古戍烟深与洞庭波皱的描绘,使得整幅画面更显深邃与苍凉,令人感受到自然的无情与人事的渺小。
在对前村秋色的描写中,诗人以“舞西风低衬夕阳黄”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秋日黄昏图,西风和夕阳互为衬托,构成了一个温暖而又略带忧伤的画面。接下来的“煮茗僧烧,行苔客践”,将人与自然的和谐结合起来,传达出一种宁静的生活状态。然而,随之而来的“凄凉”又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最后,诗人通过对美丽与衰败的思考,表达了对生命意义的探索。尽管花朵绚丽终究凋零,但仍然留下了“文章”的价值。整首诗充满了对生命流逝的感慨,同时也展现出诗人在老境中的淡然与从容。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猛难当:诗人感受到的严酷现实。
- 忽寒砧四起:寒冷的声音突然袭来,暗示季节的变化。
- 古戍烟深,洞庭波皱:古老的烽火台上烟雾弥漫,湖面波动,体现出深邃的秋意。
- 前村晚频添秋色:傍晚时分,前村的秋色愈加浓厚。
- 煮茗僧烧,行苔客践:展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活的宁静。
- 且喜无边绚烂,便凋零如此:尽管美丽即将凋零,但仍值得欣赏。
-
修辞手法:
- 拟人:将自然景象赋予情感,如“摇落堪伤”。
- 对仗:如“煮茗僧烧,行苔客践”,使诗句更具韵律感。
-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绘秋冬自然景象,探讨生命的无常,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自然美的珍惜。
意象分析:
- 红叶:象征凋零与美丽的结合,代表生命的短暂与绚烂。
- 寒砧:象征秋冬季节的到来,暗示着生命的严峻。
- 白云乡:象征理想的归宿,反映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猛难当”表现了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无奈
- C. 愤怒
-
“舞西风低衬夕阳黄”中的“西风”寓意是什么?
- A. 生命的消逝
- B. 自然的和谐
- C. 秋的来临
-
诗中提到的“白云乡”象征着什么?
- A. 繁华的城市
- B. 宁静的生活
- C. 人生的悲剧
答案:
- B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夜泊牛津》
诗词对比:
- 比较杨葆光的《一萼红·红叶》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象,但杨的侧重于秋冬交替的凄凉,而王维则更多展现了自然的宁静与安详。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杨葆光研究》